银行行业信息点评:化债议案点评:化债政策协同发力 利好银行业

董栋梁 2024-11-09 16:06:12
机构研报 2024-11-09 16:06:12 阅读

  投资要点:11 月8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6 万亿元债务限额以及可置换隐性债务4 万亿元,化债资源增至10 万亿。2029 年后棚改债务2 万亿按原合同偿还。该举措有利于银行改善资产质量、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并保持稳健的盈利水平,维持行业“优于大市”评级。

      事件:

      我国将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 万亿元。11 月8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会上介绍,从2024 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 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 万亿元。再加上本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 万亿元。同时也明确,2029 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 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

      点评:

      化债有助于提振实体经济。根据蓝佛安部长介绍,通过实施置换政策:一是将原本用来化债的资源腾出来,用于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二是将原本受制于化债压力的政策空间腾出来,可以更大力度支持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等,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调整。三是将原本用于化债化险的时间精力腾出来,更多投入到谋划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我们认为政府的化债措施被视为对经济的有利支持,能够增强市场信心,提升市场活力,同时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分配和高效运转,利好实体经济。

      化债措施将利好银行业。我们认为,化债将对银行业带来三方面利好:

      1. 资产质量提升。当债务从隐性债、法定债“双轨”管理向全部债务规范透明管理转变,银行资产质量得以管控并改善,不良贷款率有望下降。

      2. 信贷投放能力增强。清理不良资产后,银行可以释放出更多信贷额度,支持经济发展和其他优质企业的融资需求。

      3. 保持稳健的盈利水平。由于法定债务利率大大低于隐性债务利率,置换后将大幅节约地方利息支出。化债过程中将优先以低利率置换信用风险高的部分,这样可减少银行的减值损失。同时,银行在为地方政府提供融资时,能够享受更稳定优质的利息收入,保持盈利水平稳健。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经济持续下滑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