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周报:10万亿元政策出炉 钢铁行业有望受益
本周市场表现:本周钢铁板块上涨4.91%,表现劣于大盘;其中,特钢板块上涨6.14%,长材板块上涨2.73%,板材板块上涨5.44%;铁矿石板块上涨4.46%,钢铁耗材板块上涨1.80%,贸易流通板块上涨1.83%。
铁水产量环比下降。截至11 月8 日,样本钢企高炉产能利用率87.
9%,周环比下降0.53 百分点。截至11 月8 日,样本钢企电炉产能利用率52.2%,周环比下降2.12 百分点。截至11 月8 日,五大钢材品种产量764.8 万吨,周环比下降5.18 万吨,周环比下降0.67%。截至11 月8 日,日均铁水产量为234.06 万吨,周环比下降1.41 万吨,同比下降4.66 万吨。
五大材消费量环比下降。截至11 月8 日,五大钢材品种消费量877.6万吨,周环比下降14.10 万吨,周环比下降1.58%。截至11 月8 日,主流贸易商建筑用钢成交量12.4 万吨,周环比增加0.74 万吨,周环比增加6.34%。
社会库存环比下降。截至11 月8 日,五大钢材品种社会库存819.9 万吨,周环比下降8.03 万吨,周环比下降0.97%,同比下降13.56%。
截至11 月8 日,五大钢材品种厂内库存398.9 万吨,周环比下降8.08 万吨,周环比下降1.99%,同比下降4.92%。
普钢价格环比下降。截至11 月8 日,普钢综合指数3720.4 元/吨,周环比下降0.34 元/吨,周环比下降0.01%,同比下降10.25%。截至11 月8 日,特钢综合指数6836.3 元/吨,周环比下降5.65 元/吨,周环比下降0.08%,同比下降2.79%。截至11 月8 日,螺纹钢高炉吨钢利润为-107.21 元/吨,周环比下降6.3 元/吨,周环比下降6.24%。截至11 月8 日,螺纹钢电炉吨钢利润为-139.65 元/吨,周环比下降2.5元/吨,周环比下降1.81%。
主焦煤价格环比下跌。截至11 月8 日,日照港澳洲粉矿现货价格指数(62%Fe)为769 元/吨,周环比上涨5.0 元/吨,周环比上涨0.65%。截至11 月8 日,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为1700 元/吨,周环比下跌60.0 元/吨。截至11 月8 日,一级冶金焦出厂价格为2120 元/吨,周环比下降55.0 元/吨。截至11 月8 日,样本钢企焦炭库存可用天数为11.16 天,周环比增加0.1 天,同比下降0.2 天。截至11 月8 日,样本钢企进口铁矿石平均可用天数为21.51 天,周环比增加0.4 天,同比下降0.4 天。截至11 月8 日,样本独立焦化厂焦煤库存可用天数为10.63 天,周环比下降0.1 天,同比下降0.2 天。
本周,铁水日产环比略降,且仍低于往年同期水平(截至11 月8 日,日均铁水产量为234.06 万吨,周环比下降1.41 万吨,同比下降4.66万吨)。五大钢材品种社会库存周环比下降0.97%,五大钢材品种厂 内库存周环比下降1.99%。本周钢价下跌,原料价格涨跌不一,日照港澳洲粉矿(62%Fe)上涨5.0 元/吨,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下跌60.
0 元/吨。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11 月8 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2024 年开始,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 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 万亿元。再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 万亿元。同时也明确,2029 年及以后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 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蓝佛安表示,政策协同发力后,2028 年之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 万亿元大幅下降至2.3 万亿元,化债压力大大减轻。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实施,提振市场信心,利好钢材价格走势。整体上,我们认为宏观财政政策支持下短期钢价仍偏强运行,但仍需关注后续产能管控措施及下游需求变动,钢材价格有望逐步修复。
投资建议:虽然钢铁行业现阶段面临供需矛盾突出等困扰,行业利润整体下行,但伴随系列“稳增长”政策纵深推进,钢铁需求总量有望在房地产筑底企稳、基建投资稳中有增、制造业持续发展、钢铁出口高位等支撑下保持平稳或甚至边际略增,反观平控政策预期下钢铁供给总量趋紧且产业集中度持续趋强,钢铁行业供需总体形势有望维持平稳。与此同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宏观趋势下,特别是受益于能源周期、国产替代、高端装备制造的高壁垒高附加值的高端钢材有望充分受益。总体上,我们认为未来钢铁行业产业格局有望稳中趋好,叠加当前部分公司已经处于价值低估区域,现阶段仍具结构性投资机遇,尤其是拥有较高毛利率水平的优特钢企业和成本管控力度强、具备规模效应的龙头钢企,未来存在估值修复的机会,维持行业“看好”评级。建议关注以下投资主线:一是充分受益新一轮能源周期的优特钢企业久立特材、常宝股份、武进不锈;二是受益于高端装备制造及国产替代的优特钢公司中信特钢、甬金股份;三是布局上游资源且具备突出成本优势的高壁垒资源型企业首钢资源、河钢资源;四是资产质量优、成本管控强力的钢铁龙头企业华菱钢铁、南钢股份、宝钢股份;五是受益地方区域经济稳健发展和深化企业改革有望迎来困境反转的山东钢铁。
风险因素:地产进一步下行;钢铁冶炼技术发生重大革新;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进程滞后;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