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常委会化债方案解读:化债助力银行风险改善

梁凤洁/徐安妮/周源 2024-11-10 09:58:18
机构研报 2024-11-10 09:58:18 阅读

  投资要点

    风险评价改善,看好银行板块,重点推荐兴业银行,建议关注港股重庆银行。

    事件

      11 月8 日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披露化债方案,未来5 年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 万亿。具体来看,包括以下举措:①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 万亿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一次报批,分三年实施;②从2024 年起,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安排0.8 万亿用于化债。

    短期带来银行贷款增长压力

      短期来看,地方政府债置换隐性债务资金到位后,会带来隐债对应的项目贷款提前偿还,可能会使得商业银行贷款净增量的减少,部分商业银行可能会面临资产荒的压力。长期来看,地方化债压力减轻后,可以更大力度支持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有利于商业银行资产更加良性增长。

    隐债置换影响银行收入表现

      ①影响路径:隐债置换本质上相当于将弱资质城投的授信转为现金,银行再进行二次投资获取收益(后续测算按照隐性债务对应的银行城投资产置换为地方债进行测算)。②息差影响:测算隐性债券置换影响2024-2028 年商业银行累计息差最大在17bp,2024-2028 年每年影响商业银行息差依次为1、3、4、4、5bp,主要考虑财政部披露法定债务置换隐性债务五年累计可节约利息支出6000 亿元。(隐性债务的债权人除了商业银行还包括如政策性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因此利息收入损失并非由商业银行完全承担,对商业银行营收实际影响将好于该利息支出节约披露值)。③利润影响:考虑免税效应,测算隐债置换对商业银行2024-2028 年净利润影响幅度合计为6.5%。按照2023 年末商业银行数据测算,假设成本收入比为35%,所得税税率25%,2024 年-2028 年隐债置换对商业银行净利润合计影响金额为1557 亿,占2023 年商业银行净利润的6.5%。其中隐债置换于2024-2028 年每年影响商业银行净利润依次为121、242、363、398、432 亿元。

    涉政资产风险担忧有望改善

      银行受益于化债后的预期损失减少。考虑到大部分上市银行的涉政资产并未进入不良、关注,且未计提减值,因此化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改善主要处于预期层面,而非账面。部分资产质量已异动的城商行,尤其是关注贷款率较高、波动较大的城商行(如兰州、西安、贵阳、重庆等),化债有望改善账面资产质量指标。

    继续看好银行板块投资价值

      新增化债资源10 万亿,有利于减轻地方偿债压力,商业银行涉政资产风险逐步化解,银行资产负债表预期修复;短期商业银行利息收入或受化债影响面临压力,但考虑地方债免税效应,隐债置换对商业银行净利润影响相对可控。总的来说,化债方案推进,银行板块风险评价有望改善,继续看好银行板块投资价值。重点推荐市场化中小行。把握3 条选股线索:①地产、城投风险化解受益的低估值标的,推荐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建议关注港股渝农商行、重庆银行。②无风险利率下降,红利风格有望走出绝对收益,推荐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建议关注港股国有行、中信银行。③风险偏好小幅修复,推荐低估值的龙头白马银行,重点推荐常熟银行。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失速,不良大幅爆发,化债政策不及预期,测算结果与实际存在偏差。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