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事件点评:化债方案落地 股市继续偏强
投资要点
事件:11 月8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增加6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8 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
化债规模超预期,方案总体积极。(1)化债总体规模超预期:一是新增6 万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024-2026 年分三年每年2 万亿支持地方用于置换各类隐性债务,印证了之前财政部新闻发布会表态的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措施,打消了投资者对规模低于预期的担忧。二是明确从2024 年开始,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 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 万亿元;这个措施和规模的安排是超预期的。三是明确2029 年及以后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 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这也同样超市场预期。(2)方案总体规模累计达12 万亿,明显积极:财政部表示,2028 年之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 万亿元大幅下降至2.3 万亿元,化债压力大大减轻。
化债之外的财政政策也有望不断出台和落地,财政发力基调较为明确。(1)之前出台的增量政策抓好落地实施。一是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已按程序报批,近期即将推出。二是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等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三是专项债券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储备,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政策细则正在制定。(2)结合明年经济增长目标,后续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力。一是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二是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拓宽投向领域。三是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四是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品种和规模。五是加强对科技创新、民生等重点领域投入保障力度。
化债之外的财政政策也有望不断出台和落地,财政发力基调较为明确。(1)之前出台的增量政策抓好落地实施。一是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即将推出。二是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等加快推进。三是专项债券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储备,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等细则正在制定。(2)结合明年经济增长目标,后续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力。一是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二是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拓宽投向领域。三是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四是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品种和规模。五是加强对科技创新、民生等投入。
对行业配置的影响:财政发力下短期化债、科技、核心资产、顺周期等相关行业可能受益。(1)化债方案明确且总体规模超预期,与化债直接相关的AMC、地方城投等公司可能受益。(2)后续财政发力可能科技、消费、建筑建材等行业有利。
一是可能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使得科技成长行业受益,包括TMT、军工、汽车、机械医药等。二是加大对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的支持力度,家电、汽车等消费行业可能受益。三是加大对国家重点战略领域的支持使得建筑、建材等行业可能受益。(3)财政发力可能提升经济和盈利预期,核心资产和顺周期相关的行业可能受益:一是经济预期回升叠加外资流入,电新、医药、食品饮料等核心资产相关行业可能受益;二是经济预期回升导致有色、化工、钢铁、煤炭等顺周期行业可能受益。
风险提示:历史经验未来不一定适用,政策超预期变化,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