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事件点评报告:四季度通胀怎么看?
10 月份,CPI 同比增长0.3%(前值0.4%),核心CPI 同比增长0.2%(前值0.1%),PPI 同比-2.9%(前值-2.8%),我们对此点评如下:
10 月CPI 同比0.3%(前值0.4%),不及市场预期值0.4%。
食品项价格走弱,增速为2.9%(-0.4pct)。自今年8 月份以来,生猪产能去化推升猪肉价格,以及降雨天气影响推升蔬菜运输成本,猪肉、蔬菜价格均出现超季节性上行,驱动食品项价格上升,成为CPI 同比增速企稳回升的重要因素。但10 月份,鲜菜价格和猪肉价格均呈现环比走弱、同比涨幅收窄的趋势,对于食品项的正向拉动作用、以及食品项对于CPI 整体的正向拉动均有所减弱。
服务项价格回升,增速为0.4%(+0.2pct)。从八大分项来看,驱动服务价格回升的分项主要是“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用品及服务”。
“教育文化娱乐”中的“旅游”分项,10 月份同比-0.4%,相比9 月份(-2.1%)降幅收窄,旅游环比增速1.3%,高于2019-2023 年同期均值(0.8%)。说明10 月份旅游价格可能在十一假期的带动下环比回升,并且由于去年中秋国庆连休,旅游需求大量分流至9 月份,时间错位造成10 月份低基数,今年10 月旅游价格分项同、环比的修复均较为明显。
“其他用品及服务”10 月份同比回升4.7%,相比前值增加1.2pct。
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走阔。如果按照三分法将CPI 的主要构成拆分为食品、工业消费品和服务,可测算出工业消费品CPI 同比增速为-0.9%(前值-0.7%),降幅进一步走阔。主要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自今年4 月份达到阶段性高位后持续走低,8 月份以来低于往年同期价格水平,对于CPI 的工业消费品分项以及PPI 均产生向下拉动的作用。相应地,CPI 中的“交通工具使用燃料”分项于8 月份首度转负,之后降幅持续走阔,10 月份同比增速-10.5%(-2.9pct)。
综合以上分析,驱动价格下行的因素多集中在食品和能源,即由供给端因素导致,若剔除食品和能源分项,核心CPI 同比增速回升0.1pct 至0.2%,结束了下行趋势。但这可能并不必然意味着内生需求的回暖,旅游错位因素为核心CPI 的回升作出一定贡献,但该因素消退后,消费和服务需求能否持续回升还有待观察。
10 月PPI 同比下降2.9%,降幅走阔0.1pct。
从分项来看,生产资料价格同比增速-3.3%,与前值持平,生活资料价格同比-1.6%(-0.3pct)。
生产资料方面,采掘、原料和加工同比增速分别同比变动-5.1%(-2.6pct)、-4.0%(-0.8%)、-2.9%(+0.4pct),上游成本端价格回落较为明显。在主要行业中,煤炭采选、油气开采、油炭加工等上游领域降价明显,中游价格分化,化学原料制品价格下降、黑色冶工和有色冶工价格回升,下游领域汽车制造和IT 电子制造价格回落。
生活资料方面,食品、衣着、一般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价格分别同比变动-1.6%(与前值持平)、-0.4%(-0.1pct)、0.1%(+0.4pct)、-3.1%(-1.0pct),耐用消费品在“两新”政策以及双十一电商平台促销活动下降价较为明显。耐用消费品同比降幅走阔一方面受到成本端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和国内内生需求不足的现状有关。
年内,CPI 有望温和回升,PPI 降幅收窄。
10 月18 日,央行行长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提出“目标体系方面,将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11 月8 日央行三季度货政报告也表示,“年内CPI 有望延续温和 回升态势,PPI 降幅也会总体收窄”。
CPI 方面,首先,考虑到生猪供给周期,后续猪肉价格中枢有望小幅抬升,对食品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其次,四季度通常是消费旺季,电商购物节以及春节提前备货对于商品和服务需求有一定支撑作用,叠加“两新”政策,消费热情可能超过去年同期。
第三,外需回落的趋势虽然对于后续出口形势产生不确定性,但考虑到“抢出口”因素,年内外需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不大。
PPI 方面,四季度国内消费以及出口需求预计将对PPI 产生支撑作用;特朗普能源以及贸易政策可能对国内PPI 产生不利影响,但短期内产生影响的可能性不大。
风险提示:猪肉价格、原油价格超预期波动;经济增长超预期;数据更新不及时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