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周报:起点而非终点
行情回顾(11.4-11.8):
中信钢铁指数报收1643.47 点,上涨4.91%,跑输沪深300 指数0.59pct,位列30 个中信一级板块涨跌幅榜第22 位。
重点领域分析:
投资策略:本周市场继续震荡上行,投资者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影响。本次政策变化体现了国家债务周期的轮转开始进入第二阶段。我们在之前的深度报告《走向成熟》、《时代的周期》中大篇幅阐述了国家债务周期轮转的三个阶段,即地方政府债务化、地方政府债务中央化和国家债务货币化。随着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成熟期,国家债务周期即将进入地方政府债务中央化阶段。在处理过程中,遏制增量为先,化解存量为后,避免出现2018 年之前化债过程中堵前门开后门,地方政府债务继续扩张的局面。本次蓝部长依然强调“预算约束更强,将不新增隐性债务作为“铁的纪律”;监管问责更严,严格落实地方政府违规举债问责制”,经过两年地方财政监管的加强后,财政从侧重于防风险向防风险、促发展并重转变,化解存量开始进入议程。本次会议明确指出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对地方政府的债务结构进行调整、即将表外债务置换至表内,根据财政部测算,五年累计可节约地方政府利息支出6000 亿左右。这些举措有利于相关债权企业应收账款的活化,同时促进地方政府更大力度支持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等,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调整。我们认为这个仅仅是债务化解的开始,后续政策会议提出1)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已按程序报批,近期即将推出;2)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等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3)专项债券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储备,以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方面,正研究制定政策细则、推动加快落地。我们预计这些政策推出时间需要配合美国内部政策进一步变化,本次调整只是只是起点,而非终点。短周期内八月份财政支出明显加快,产业库存极低,未来若配合行业供给端调整政策,三周期会形成共振加快行业回归的进程。目前行业部分公司处于价值低估区,行业未来存在修复的机会(详见国盛证券华菱钢铁深度报告、南钢股份深度报告、宝钢股份深度报告、新钢股份深度报告)。继续推荐底部估值区域的华菱钢铁、南钢股份、宝钢股份、新钢股份,受益于油气、核电景气周期的久立特材,受益于管网改造及普钢盈利弹性的新兴铸管,受益于煤电新建及油气景气周期的常宝股份,以及受益于需求复苏和镀镍钢壳业务的甬金股份,建议关注受益于煤电新建及进口替代趋势的武进不锈。
钢厂产量回落,盈利比例略降。本周全国高炉产能利用率及五大品种钢材产量均回落,国内247 家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为87.9%,环比-0.5pct,同比-1.4pct;91 家电炉产能利用率为52.3%,环比-0.6pct,同比-2.9pct;五大品种钢材周产量为861.5 万吨,环比-0.7%,同比-1.4%;本周长流程产量继续回落,日均铁水产量下降1.4 万吨至234万吨,近期钢厂盈利比例略降,叠加淡季需求偏弱,部分钢厂停产限产导致钢材产量下降;库存方面,本周五大品种钢材周社会库存为819.9 万吨,环比-1.0%,同比-13.6%,钢厂库存为398.9 万吨,环比-2.0%,同比-4.9%;钢材总库存环比下降1.3%,降幅较上周收窄0.6pct,社库厂库同步回落,热卷社库降幅依然明显;本周由产量与总库存数据汇总后的五大品种钢材周表观消费877.6 万吨,环比-1.6%,同比-5.3%,其中螺纹钢周表观消费228.6 万吨,环比-5.0%,同比-17.8%,本周五大品种钢材表需环比走弱,螺纹钢同比降幅维持,淡季需求特征延续建筑钢材周成交量为12.4 万吨,环比上周增加6.3%;本周钢材现货价格平稳,主流钢材品种即期毛利略降,247 家钢厂盈利率降至59.7%,环比-1.3pct。
化债力度加大,供给侧调控预期升温。根据证券时报,11 月8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议案提出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增加6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为便于操作、尽早发挥政策效用,新增债务限额全部安排为专项债务限额,一次报批,分3 年实施,2024 年至2026年每年2 万亿元,支持地方用于置换各类隐性债务。11 月1 日工信部发布《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4 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续行业供给端调控及行业转型升级预期升温。近期政策利好进一步扭转行业供需形势,钢材中长期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
钢管企业持续受益于煤电装机提升及油气景气预期。根据Wind 数据,2024 年1-9 月国内火电投资完成额为870 亿元,同比增长27.3%,核电投资完成额803 亿元,同比增长36.3%,在当前能源自主可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背景下,煤电与核电机组建设相关标的有望显著受益;另外油气开采及输送管道相关标的有望受益于油气行业景气周期。
风险提示:国内产量调控政策超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料价格超预期上涨。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