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回购专题研究:央国企价值提升系列研究之三

机构研报 2024-11-10 16:52:26 阅读

  股份回购是稳定公司股价、提振投资者信心的重要手段,相关制度已多次优化,开展回购的企业数量及实施金额稳中有升。近期出台的市值管理新规将回购明确为市值管理手段之一,回购增持再贷款的设立也拓宽了回购资金来源。

      低估值、现金流充足且存在市值管理诉求的央企上市公司,有望通过回购促进公司价值提升。

      2018 年《公司法》针对股份回购制度进行专项重大修订,政策支持下的股份回购规模明显增长。然而,A 股回购的规模仍然较小,2018-2023 年A 股回购占总市值的平均比重仅0.1%,远低于同期美股0.9%的占比。

      上市公司的回购行为将减少流通股数量,从供给端提振股价;在股份注销后,还会改善EPS、ROE 等财务指标。从实际的股价影响来看,回购行为短期内能较明显地推动股价上行,中长期也能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特别是大规模、回购并注销、估值较低企业的回购行为,对股价的提振更为明显。

      新“国九条”提出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股份回购等市值管理手段得到更多政策的支持。2024 年前10 个月,A 股回购总金额已超1600 亿元,回购与股权融资规模之比从2023 年的4.2%大幅提升至62.7%。10 月18 日正式设立的回购增持再贷款,还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开辟了新路径,并明确“鼓励中央企业发挥带头作用”。

      今年以来央企的回购积极性正在提升,23 家A 股上市央企拟回购118.1 亿元,计划回购的企业数及金额规模分别较2023 年增长64.3%、20.1%;其中,12 家央企上市公司获得总额56.7 亿元的回购专项贷款,贷款规模占所有已公告回购专项贷款的39.1%。10 月14 日以来,“招商系”、“电科系”旗下上市公司集体发布股份回购计划与方案,有望对于其他重点央国企、质地优质的民营企业产生示范效应。

      股份回购等市值管理手段有望推动央企投资价值提升,建议关注正在实施回购且回购规模较大的央企;具有市值管理需求、经营稳健且现金流充足的央企及股息率高于增持回购再贷款资本成本的央企。第一,央企的市值管理诉求相对更强。今年初国资委提出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考核;市值管理新规也对主要指数成分股、长期破净公司的市值管理做出重点要求,这两类企业与央企的特征相对更吻合。第二,央企客观上具备更强的回购潜力。

      2024 年前三季度,央企上市公司利润保持正增长,年化ROE 较2023 年提升0.4 个百分点至9.3%,较A 股整体高1.2 个百分点。第三,当前各大行实际落地回购增持再贷款利率不超过2.25%,各行业股息率高于回购增持再贷款资金成本的重点央企有望持续受益。

      风险提示:国企改革与市值管理相关政策的推进进度不及预期,或后续政策方向发生变化;报告中列示上市公司不涉及投资建议。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