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视角:价格信号反复

张继强/吴宇航/吴靖 2024-11-10 16:52:34
机构研报 2024-11-10 16:52:34 阅读

  核心观点

      中国10 月CPI 同比0.3%,预期0.4%,前值0.4%。食品项中,猪肉价格环比大幅回落,前瞻指标反应产能去化过程存在反复,猪肉供应宽松格局延续,后续价格或主要受基数效应拉动;前期极端天气对鲜菜、鲜果供给影响有所缓解,价格表现弱于季节性;非食品项价格整体承压,非食品项价格整体承压。10 月PPI 同比-2.9%,预期-2.5%,前值-2.8%。

      能源、化工与建材等是主要拖累,大宗价格表现有所分化,内需定价的黑色、水泥受益政策带动,黑色前期价格上行已在PPI 数据中得到体现,但整体实物量对更多前端价格仍有制约,而外部定价的原油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强,油价表现偏弱。综合来看,相比于总量数据的阶段性企稳迹象,价格信号的惯性可能更强,明年,内部供需缺口收窄的方向相对明确,但传导需要时间,外部环境对供需关系存在较大扰动,整体看价格信号仍有较大变数,需要更强的政策动能。债市行情仍有支撑,长期趋势不言结束,但震荡市特征更明显。

      2024 年10 月通胀点评

      中国10 月CPI 同比0.3%,预期0.4%,前值0.4%。

      中国10 月PPI 同比-2.9%,预期-2.5%,前值-2.8%。

      (本文市场预期均指Wind 一致预期)

      CPI 表现弱于季节性

      10 月CPI 环比-0.3%,弱于季节性(2012-2023 年环比均值0.1%,后同)。八大项中,除教育文化(0.2%,季节性0.1%)强于季节性之外,其余七大分项皆弱于季节性,食品烟酒(-0.8%,季节性0.3%)、交通通信(-0.7%,季节性0.1%)与季节性水平差异较大。核心CPI 环比0%,弱于环比季节性0.1%。

      食品项中,猪肉价格环比大幅回落,前瞻指标反应产能去化过程存在反复,猪肉供应宽松格局延续,后续价格或主要受基数效应拉动;前期极端天气对鲜菜、鲜果供给影响有所缓解,价格表现弱于季节性;整体来看,食品烟酒对CPI同比拉动率0.57pct(前值0.65pct)较前值明显下滑。非食品项价格整体承压,交通工具燃料远弱于季节性,前期油价下跌对数据仍有拖累;家用器具、交通工具等以价换量,供需缺口有待修复,“以旧换新”政策亦有影响;居住、教育、医疗与家庭服务等顺周期分项弱于季节性水平,内生动能还有待强化。整体来看,近期经济数据呈现出阶段性企稳迹象,但价格信号的惯性相对更强,尤其需求端对应的终端价格还需观察政策落地效果。

      分项来看:

      10 月CPI 食品同比2.9%,较上月下降0.4pct;环比-1.2%,较9 月下降2pct,弱于2012-2024 年10 月环比季节性水平-0.1%。

      1)猪价环比-3.7%,较上月下降4.1pct。11 月猪肉平均批发价在24.4 元/公斤左右,散户、集团以及二次育肥的养殖户增加大猪的出栏量,市场供应整体充足,需求端处于淡季,多地批发市场存在一定余货,价格有所回落。9 月末,能繁母猪存栏量4062 万头,较正常保有量3900 万头高5%,能繁母猪存栏量有所上行,猪肉去产能节奏反复。11 月至今猪价延续下行,供应延续宽松格局。

      2)菜价环比-3%,较上月下行7.3pct,表现弱于季节性。天气转凉利于果蔬储存、运输,叠加秋季应季果蔬开始大量上市,供给呈现宽松局面;水果环比-1%,表现弱于季节性;3)鸡蛋环比-2%,表现略强于季节性。鸡蛋价格震荡运行,猪价下降与饲料价格下跌对鸡蛋价格有拖累,但鸡蛋供应偏紧对价格形成支撑。

      10 月CPI 非食品同比-0.3%,较上月下滑0.1pct;环比0%,较上月下滑0.2pct,弱于2012-2023 年10 月环比季节性水平0.2%。CPI 非食品项环比偏弱,分项大多弱于季节性,交通工具燃料、家用器具与交通工具等是主要拖累。

      具体来看,家用器具(-0.2%,季节性0.2%)与交通工具(-0.2%,季节性0%)弱季节性,核心商品以价换量现象延续,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补贴有降价效应,供需缺口对价格亦有制约;交通工具燃料(-1.5%,季节性0.8%)大幅弱于季节性,前期国际油价下跌明显,8-10 月国内成品油价格持续下调;水电燃料(0.1%,季节性0.4%)弱于季节性,或与天然气价格下滑有关;房租(-0.1%,季节性0.1%)略弱于季节性,地产价格端仍有待强化;旅游(1.3%,季节性0.2%)强于季节性,国庆假期对旅游价格环比有所带动,可能也和9 月的基数有关;此外,教育(-0.1%)、医疗(-0.1%)、家庭(-0.1%)服务等也皆弱于季节性,服务业整体价格惯性延续。

      PPI 同比下滑

      10 月PPI 同比-2.9%,较上月下降0.1pct;环比-0.1%,较上月上升0.5pct分项来看:

      PPI 生产资料环比0.1%,同比-3.3%。能源、化工与建材等是主要拖累。结合高频来看,下游需求强度对黑色系支撑不足,且随着钢厂利润的修复,前期停产的钢厂供给加速回升,螺纹钢供需错配矛盾缓解后价格重回震荡,黑色价格下行后月末有所修复,黑色开采(0.3%)、黑色加工(3.4%)环比上行。近月资金加快落地,施工项目略有跟进,叠加政策预期影响以及供应的收缩,水泥价格涨势偏强,非金属制品(0.4%)环比上行。地缘冲突、美国经济软着陆、国内政策刺激与全球经济放缓担忧皆对油价形成扰动,原油价格震荡运行,油气开采(-2.4%)、能化加工(-2.6%)环比下行。海外风险偏好降低、美元表现强势引发铜价回调,叠加库存的制约,铜价走势逐步回归基本面逻辑,但有色开采(0.9%)、有色加工(2.1%)环比较上月修复。整体来看,大宗价格表现有所分化,内需定价的黑色、水泥受益政策带动,黑色前期价格上行已在PPI 数据中得到体现,但整体实物量对更多前端价格仍有制约,而外部定价的原油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强,油价表现偏弱。

      PPI 生活资料环比-0.4%,同比-1.6%。其中,除一般日用品(0.3%)表现强于季节性之外,食品(-0.3%)、耐用品(-1.1%)与衣着(0%)表现弱于季节性。猪肉价格下行对食品分项价格有拖累。

      行业层面看,PPI 环比涨幅前三的行业分别是黑色加工(+3.4%)、有色加工(+2.1%)、有色开采(+0.9%),后三的行业是化学原料(-0.9%)、油气开采(-2.4%)、能化加工(-2.6%)。

      关注供需缺口改善方向上的弹性和不确定性

      年内而言,预计后续价格中枢不会有太大波动。展望明年,我们期待价格信号温和回升,但变数仍然偏多。

      自上而下看:从金融条件来看,我们使用居民和企业的贷款利率差对供需缺口进行前瞻判断,居民端提供需求,企业端提供供给,居民贷款利率相对于企业贷款利率越高,意味着对于企业端支持强于居民端支持,供需缺口可能趋于扩张,反之亦然,当前两者利差下降或预示内部供需缺口或有所收窄;从资金活化来看,今年M1 数据存在一些技术性波动,但其代表的资金活化程度仍有前瞻意义,在技术性扰动稳定后具有相对可比性,后续财政有望带动M1 逐渐企稳。

      不过,金融条件和资金活化的前瞻都存在时滞,且从供需缺口本身来看,明年供需缺口的方向相对明确,决定价格方向,但弹性的传导可能还需要时间。

      自下而上看:一方面,油价可能受到海外因素(经济+特朗普+金融条件反复)的拖累,国内地产投资端偏惯性,制约前端价格;另一方面,猪肉产能有所反复,租金等核心服务具有顺周期特征,限制后端弹性,预计明年平减指数以走平为主。

      不过,明年价格信号的变数依然偏多。向上的积极因素是,内部供需方向意味着明年后端价格的弹性可能略好于前端,这种情况之下,若终端需求能够超预期修复,可能是企业利润改善的较好契机。向下风险主要是外部环境:关税提高预期之下,出口下滑带来需求扰动,而出海等规避手段可能带来内部产线的闲置,内部为了应对不确定性,产业政策也需要更为积极,供给端支持仍有一定的必要性,意味着价格的惯性可能相对更强,尤其是商品项,从这一角度看可能需要更大的内需对冲幅度。

      市场启示

      综合来看,10 月通胀较9 月有所回落,相比于总量数据的阶段性企稳迹象,价格信号的惯性可能更强。明年,经济或呈现出“内需对冲外需”的特征,内部供需缺口收窄的方向相对明确,但一是传导需要时间,二是外部环境对供需关系存在较大扰动,整体看价格信号仍有较大变数,需要更强的政策动能。叠加企业融资需求尚未恢复,化债改善宏观流动性,支持性货币政策不改,债市行情仍有支撑。长期趋势不言结束,但震荡市特征更明显,外部环境、政策节奏等仍将贡献波动。股市方面,内部政策博弈周期被拉长,流动性和情绪还有一定支撑;但外部不确定性更高,内外部因素可能缺乏共振,风格也可能存在较大分化。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