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行业周报:银发经济有望驱动商业长护险高质量发展
报告摘要
本周( 2024.11.3-2024.11.9)A 股日均交易额26,398亿元,环比增加23.3%,同比增加197.7% 。2024 年四季度至今日均成交额21,051 亿元,较2023 年四季度日均交易额增加153.9%。2024 年至今日均交易额9,488 亿元,较2023 年日均交易额增加8.8%。投行:本周发行新股3 家,募集资金22.5亿元;本周上市新股2 家,募集资金9.7 亿元。2024 年至今, A 股IPO 上市82 家,募集金额538.0 亿元。2023 年,A股IPO 上市313 家,募集金额3,565 亿元。两融:截至2024年11 月7 日,两市两融余额17,869.89 亿元,环比增加4.57%;两市两融余额日均水平15,125.35 亿元,较2023 年日均水平增加11.28%。两市融券余额105.29 亿元,占两融比例为0.59%。
本周( 2024.11.3-2024.11.9)非银金融申万指数上涨12.00%,跑赢沪深300 指数6.50 个百分点,位列所有一级行业第3 名。细分板块来看,证券板块上涨15.04% 、保险板块上涨6.67%、多元金融上涨7.87%、互联网金融上涨13.82%、金融科技上涨17.32%。华林证券(+45.02%)、天茂集团( +33.93%)、渤海租赁(+31.69%)、中信证券( +24.79%)、西部证券(+24.07%)涨幅靠前。电投产融(-18.61%)、中粮资本(-6.61%)、海德股份(-4.44%)、四川双马(-0.12%)、天风证券(-0.17%)跌幅靠前。
券商: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正式建立
11 月8 日,金融监管总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在京召开第一次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监管联席会议。第一次联席会议的召开标志着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正式建立。
会议强调,金融监管总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在中央金融办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功能作用,加强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统筹规划,强化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协同,健全完善投诉处理、纠纷调解、公众教育等方面工作机制,交流各自监管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研究推进跨市场、跨领域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重大问题治理举措,开展金融消费者、投资者教育和国际交流。督促金融机构将保护金融消费者、投资者合法权益各项要求嵌入业务经营各环节、全流程,切实落实主体责任,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该协调机制的建立,有利于畅通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构建多元化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维护金融消费者长远和根本利益。
保险:银发经济有望驱动商业长护险高质量发展 11 月8 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研究深化新时代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有关举措。会议指出,要强化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着力增加护理型床位,加大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力度,增强居家、社区、机构等不同服务形态照护服务功能。特别是对于高龄、独居等特殊困难老年人,要有针对性提供助餐、助浴、居家适老化改造等服务。
长护险可拉动照护服务供给。根据央视网,截至2023 年6 月, 我国从2016 年组织15 个城市启动长护险试点,目前已经扩大到49 个城市,各试点城市多方面探索建立健全失能老人照护体系。长护险制度在我国多地试点以来,有效解决了参保的失能人员在照护等方面的“痛点”。而商业保险在整合资源上具有先天优势,可以通过搭建平台、股权投资,将第三方护理机构、护理器械、护理人员与长护险进行结合,有助于实现长期护理生态圈的建立;同时,鉴于当前长护险对医保基金的依赖较大、筹资渠道过于单一等发展痛点,商业保险有助于弥补财政支持力度的不足,赋能长护险多元化高质量发展。
风险提示
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资本市场剧烈波动; 自然灾害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