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点评报告:“银十”之后 二手房成交仍在高位

黄晓曦/肖金川 2024-11-10 19:33:19
机构研报 2024-11-10 19:33:19 阅读

  11月第一周,15城二手房周成交环比下滑 3%,相当于年内高点的 97%

    11 月第一周(11 月1-7 日),15 城二手房二手房成交环比下滑3%,环比表现强于2015-2023 年同期环比均值(-8%)。成交体量表现也强于历史同期,11 月1-7 日二手房成交241 万方,较2015-2023 年同期均值增长57%,较2023 年同期增长26%。同时单周成交成为年内第三高,仅次于10 月最后一周(10 月25-31 日)、节后第二周(10 月11-17 日),相当于年内高点的97%,仍处于高位。

      回顾这一轮二手房成交恢复情况,恢复时间点与新房类似,但幅度比新房高。从9 月底(“924”政策当周)开始恢复,国庆节后第二周成交先突破前期高点(6 月底),10 月最后一周再次创年内新高,11 月第一周成交小幅回落,处于年内第三高,成交体量相当于“924 政策”前一周的134%,相当于“517 政策”前一周的109%。

      累计来看,11 月1-7 日二手房成交同比增长26%,表现好于10 月(11%),也好于9 月(-3%)。今年年初至11 月7 日二手房成交同比下滑1%,累计降幅较10 月底收窄0.7 个百分点,较9 月底收窄2 个百分点。其中,一线城市(仅有京沪深有可比数据)二手房成交11 月1-7 日同比增长71%。

      以“517 政策”前的3 月17 日-5 月16 日平均值(前60 天)作为对比的基点100%,将各年的二手房日度成交面积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9 月最后一周以来,扣除国庆假期当周后,二手房成交标准化比值持续在106%-128%之间震动。11 月第一周成交标准化比值达到124%,与2015-2023 年同期均值相比,高出历史均值24 个百分点,二手房成交持续改善,且改善幅度超过新房。9 月最后一周至今,已经有六周的二手房销售标准化比值较历史同期均值高,平均高出33 个百分点。对比“517”政策出台后效果,“517”后连续十三周二手房比历史同期均值高,平均高出11 个百分点。如果对比“517”政策后六周情况,后六周平均高出15 个百分点,幅度小于“924”政策。

      观察京沪深成交,11 月第一周三地周成交环比均下滑,主要是由于基数偏高,京沪10 月最后一周二手房成交均达到年内新高,深圳达到年内次新高。从成交体量来看,11 月第一周三地均处于年内高位,深圳表现最好,其次为上海,北京相对偏弱。

      深圳11 月1-7 日二手房成交19 万方,环比下滑0.3%,是年内高点(10 月11-17 日)的95%,是“924 政策”前一周的191%。上海二手房成交45 万方,环比下滑15%,是年内高点(10 月最后一周)的85%,是“924 政策”前一周的141%。北京二手房成交37 万方,环比下滑28%,是年内成交高点(10 月最后一周)的72%,是“924 政策”前一周的128%。

      11 月第一周,50 城新房周成交环比下滑31%,相当于年内高点的62%

    11 月第一周(11 月1-7 日),50 城新房成交面积333 万方,环比下滑31%,降幅较大,主要是10 月底新房成交冲量,基数偏高。进一步与“非月底周”相比,也就是剔除月底、国庆节数据,11 月第一周成交面积333万方,约相当于10 月周成交均值的90%,成交体量较10 月下降,但降幅不大。同样处理方法,剔除9 月最后一周数据,11 月第一周体量相当于9 月周成交均值的138%,显示出政策提振效果仍然显著。

      回顾这一轮地产成交恢复情况,从9 月底开始,主要是受到“924”政策、9 月底一线城市调整住房限购等影响。在政策提振之下,季末地产成交冲量,9 月最后一周成交规模达到447 万方,相当于年内周成交高点(6 月底)的81%。进入10 月,国庆节后三周成交规模约为年内高点64%-71%,仍均处于年内偏高水平。10 月最后一周新房成交再次冲量,规模457 万方,相当于年内高点的91%。11 月第一周成交333 万方约相当于年内高点的62%,是“924 政策”前一周的121%,是“517 政策”前一周的98%,仍然处于年内较高水平。

      注:“517 政策”主要包括取消商贷利率下限,首、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分别降至15%、25%等;“924”政策主要包括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统一首、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到15%等。

      相比历史同期,今年11 月1-7 日新房成交环比-31%,表现强于2023 年(-36%),但弱于2015-2022 年同期环比均值(-19%)。成交体量方面,略强于2023 年,较2023 年同期增长0.3%,但较2015-2022 年同期均值下滑36%。

      累计来看,11 月1-7 日新房成交同比下滑0.3%,表现好于10 月(-10%),也好于9 月(-30%)。今年年初至11 月7 日新房成交同比下滑28%,累计降幅较10 月底收窄1 个百分点,较9 月底收窄2 个百分点。其中,一线城市新房成交11 月1-7 日同比增长20%。

      同样以“517”政策前的3 月17 日-5 月16 日平均值(前60 天)作为对比的基点100%,将各年的新房日度成交面积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观察剔除季节性规律的成交数据。9 月最后一周以来,扣除国庆假期当周后,新房成交标准化比值持续在100%-146%之间震动。11 月第一周新房(11 月1-7 日)标准化比值为100%,持平“517”政策前60 天均值,与2015-2023 年同期均值相比,高出历史同期均值15 个百分点,可被视为政策的提振效应。与二手房类似,近五周的新房销售标准化比值较历史同期均值高(除节后第一周低之外),平均高出21个百分点,而 “517”政策出台后仅有一周比历史同期均值高,高出7 个百分点。

      观察京沪深新房成交,11 月第一周三地周成交环比均下滑,主要仍是由于10 月末冲量基数偏高。类似50城新房处理方法,将三地成交与“非月底周”对比。京沪深中,11 月1-7 日深圳表现最好,周成交仍处于年内高位,上海、北京约为年内高点的一半。

      具体来看,11 月1-7 日深圳新房成交19 万方,环比下滑9%,较10 月“非月末周”增长115%,是年内成交高点(10 月最后一周)的93%,是“924 政策”前一周的325%。北京新房成交20 万方,环比下滑17%,较10 月“非月末周”增长5%,是年内高点(7 月初)的48%,是“924 政策”前一周的119%。上海新房成交32万方,环比下滑49%,同样较10 月“非月末周”增长5%,是年内成交高点(10 月最后一周)的52%,是“924 政策”前一周的130%。

      风险提示

      地产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以旧换新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