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深度研究:疆煤聚焦“就地转化” 外运补充内陆供给
本报告导读:
当前稳态价格假设下,疆煤外运不具备超前运输的经济性。展望“十五五”,疆煤将仍以“就地转化”为主 ,疆煤外运是内陆市场供给的补充。
投资要点:
维持行业“增 持”评级:我们认为新疆煤炭资源丰富,需求增长潜力巨大,从中长期来看,伴随中东部煤炭主产区面临产能枯竭减产风险,新疆煤炭的战略发展地位将更为突出。我们推荐新疆有煤矿产能及煤化工项目布局的企业: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兖矿能源、平煤股份,受益标的晋控煤业集团。
立足我国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新疆能源产能核增及产量增速均领先全国。新疆作为中国重要的内陆能源基地战略储备,其在国家能源供应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据自然资源部统计,新疆煤炭资源预测储量高达2.19 万亿吨,约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左右。
新疆原煤产量也呈现快速上升,2018-2023 年,原煤产量由2.13 亿吨提升至4.57 亿吨,年复合增速为16.5%,领先全国其他省份。而当前全国产能核准新增有限,仅有的核增产能呈现向新疆等西北地区集中趋势,我们粗略估算,2020 年以来,新疆新增核准煤炭产能占比全国42%。
当前稳态价格假设下,疆煤外运不具备超前运输的经济性。我们分析历年新疆哈密地区煤炭坑口价格对应秦港地区动力煤长协价格变化趋势,以及以往年份不同煤价背景下,疆煤外运的经济性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运费,距离拉远,疆煤外运的总成本快速扩张;2)疆煤坑口价格虽然低于全国其他地区,然而以2021-2022年的煤价为例,随着市场价格波动,疆煤也会呈现上涨趋势,甚至上涨弹性更大。3)从当前稳态的情况看,我们认为疆煤调入甘肃经济性优势明显,高煤价情况下哈密矿区煤炭可以部分调入川渝、宁夏地区,其余地区调入的经济性较差。
展望“十五五”,疆煤将仍以“就地转化”为主 ,疆煤外运是内陆市场供给的补充。我们的研究表明历史疆煤外运量不足新疆总产量30%,从我们目前梳理的项目来判断,到2030 年整个疆煤外运上限空间预计在2.5-3 亿吨。到2030 年,我们预计新疆煤炭整体供需格局依然较为平衡稳定,产量预计达到7 亿吨以上,需求侧拆分疆煤外运需求(2.5 亿吨/年)+疆电需求(2 亿吨/年)+煤化工项目(2.25亿吨/年)+其他应用(0.5 亿吨/年)。中长期看,伴随中东部煤炭主产区产能逐步出现衰竭,疆煤外运将成为中期的煤炭市场供给的重要补充,而不会成为市场担忧的冲击所在。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新疆煤炭、煤电和煤化工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