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汽车零部件深度报告:政策与产业双催化 低空经济0到1加速

高伊楠/张永乾 2024-11-11 09:12:24
机构研报 2024-11-11 09:12:24 阅读

订单预期落地,低空从0到1提速全球:在2024 年7 月于英国举办的范堡罗航展上,eVTOL 成为了一大热门。德国Lilium、西班牙Crisalion、英国Vertical Aerospace、英国Overwatch 等多家eVTOL 厂商参会,航展期间eVTOL 订单达110 架。

    国内:多条低空航线投入运营,政府招标进一步刺激市场激情。1)多地政府开展低空经济战略规划,并加速低空航线的建造,珠海—深圳、苏州—上海等eVTOL 航线已率先投入使用;2)政府对eVTOL 适航认证审核速度有加快迹象,亿航智能成为第一家取得三证的公司;3)政府下场提供需求,山东拟构建“低空天网”,欲采购eVTOL 22000 架,预计金额超500 亿元。三箭齐发,低空经济或完成从0 到1,开启快速发展阶段。

    利好政策频出,战略地位强化

    2021 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印发,首次将“低空经济”概念写入国家规划,低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低空经济,随后各地政府通过政策引领、规划先行,将低空经济作为本地经济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顶层引领下,低空经济战略地位逐渐显现,近两年低空经济政策密集出台,今年加速之势尤为明显。

    低空经济万亿赛道崛起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融合经济形态,产业辐射面极大,从制造端上游基础材料横跨到下游服务运营,各研究机构对其经济体量的估算存在较大差异,但对万亿规模存在共识。赛迪智库日前发布《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报告测算,2023 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 亿元,增速达33.8%。预计到 2026 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达到 10644.6 亿元。其中,在低空经济规模贡献中,低空飞行器制造和低空运营服务贡献最大,接近55%;围绕供应链、生产服务、消费、交通等经济活动带来的贡献接近 40%,而低空基础设施和飞行保障的发展潜力尚未充分显现。

    低空核心产业链梳理

    1)上游:航材、核心设备及基础设施,包括动力系统、电池系统、航电及飞控系统、结构材料和空管系统;2)中游:eVTOL、无人机等整机制造商,其中无人机产业是目前的主力军,2024年,有效驾驶员执照数量达到19.44 万本,同比增长27.23%,无人机驾驶员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eVTOL 仍处于技术路线探索期,国内典型企业包括亿航、沃飞、万丰奥威、峰飞、沃兰特、零重力等,倾转翼、复合翼、多旋翼等多种技术路线都存在;3)下游:场景应用。目前相对比较成熟的应用主要是农林植保、航拍测绘等,未来出行和货运需求有望接力。

    风险提示

    1、低空开放政策进度不及预期;

    2、空域开放不及预期;

    3、低空航空器技术及配套设施发展缓慢;

    4、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