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定期:化债落定 关注增量

杨业伟 2024-11-11 09:58:10
机构研报 2024-11-11 09:58:10 阅读

  本周债市继续走强,各期限利率普遍有所下行。本周各类债券利率普遍有所下行。10 年和30 年国债利率分别下行3.4bps 和4.0bps 至2.11%和2.28%。

      信用债同样随之走强,短端表现更为强势。2 年和3 年AAA-二级资本债收益率分别下行9.2bps 和6.7bps,1 年AAA 存单利率累计下行4.8bps 至1.86%。

      本周市场关注的核心点为化债政策落地。周五财政部长蓝佛安在新闻发布会上详细讲解了化债政策以及后续财政展望,从蓝部长表述来看,本轮化债资金绝大部分已经确定,后续需要更为关注增量政策。

      隐债化解资金基本确定,地方偿债压力显著缓解。根据财政部长蓝部长表述,2028 年之前原本需要化债14.3 万亿。按当前安排,2024-2026 年三年下发6万亿地方债额度用于置换隐债,另外,从2024 年开始,连续5 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安排8000 亿元专门用于化债,两者合计10 万亿。另外,对于2029 年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 万亿,依然按原合同偿还。这意味着2028 年之前14.3 万亿的化债任务中,地方自己需要筹措资金化债的部分仅有2.3 万亿,年均4600 亿元,化债压力显著减轻。经过此次化债安排之后,隐债化解工作基本落定。而这也将显著的降低地方政府的付息成本,按财政估计,置换后五年可累计节约利息支出6000 亿元,年均节约1200 亿左右。

      存量债务置换之后,关注重点需要放到增量上。目前存量债务化解政策已经确定,后续更需要关注的增量政策。一方面,需要重点关注预算内财政的发力幅度,这是后续社融增量与需求稳定的关键。蓝部长表示,明年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包括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扩大专项债发行规模,以及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我们预计明年赤字率有望提升至2020 年相当水平,当年赤字率3.7%,超长期建设国债估计继续发行1 万亿,另外增加1 万亿补充银行资本金特别国债规模。扣除置换隐债的专项债规模,其余假定与2023 年相同,那么新增专项债合计约4.6 万亿,其中8000 亿用于置换。以赤字3.5%估算,明年政府债券供给总量约13.4 万亿,较今年增加约2 万亿。

      而其中非置换政府债券预计增加约10.6 万亿,较今年增加约2.2 万亿。

      而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城投新增融资变化。本次在解决化债问题的同时,对隐债的增加继续保持高压态势。蓝部长表示将不新增隐性债务作为“铁的纪律”,……坚决堵住地方违法违规举债的途径。这意味着隐债的监管不会放松。

      而城投债隐债清零之后,融资是否会增加需要继续观察。从9 月底以来情况来看,城投净融资在大部分时间都是负的,这意味着城投融资并未能够有效释放。而城投融资依然对地方政府资金来源至关重要,根据今年城投半年报数据,城投有息债务同比增速在9%以上,这意味着城投融资依然是地方重要的资金来源,地方财力改善依然需要城投融资扩张。

      年内政府债券供给压力不大,对资金与利率债冲击有限。发行地方债置换隐债属于存量债务置换,如果资金在财政存款中滞留时间较短,置换效率较高,则对资金影响较为有限。而6 万亿置换隐债的额度在三年内下达,今年则会下达2 万亿额度。但需要说明的是,这是2 万亿额度的下达,并非实际需要在年内发行2 万亿。考虑到本次新闻发布会,蓝部长表示议案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财政部门将按程序尽早下达分地区限额。这意味这目前限额尚未下达,考虑到目前年内剩余时间只有1 个半月,而且还需要向各地下达限额,因而年内完成2 万亿发行存在困难,我们预计可能会有部分在年内发行。近几周地方债融资均处于低位,目前来看,年内对资金和利率冲击有限。

      对信用债来说,化债更多的会带来利好。以往化债阶段,由于存量信用债规模的收缩,信用债利率和利差多有收窄,本次化债预计也不例外。如果城投融资不能有效放量,存量城投债在化债过程中可能逐步减少,方式可能是提前到期或者城投企业增加回购等方式。而化债之后,城农商行、保险等缺资产状况可能更为明显,这也将增加相应债券的配置能力。近期非银负债端不稳定导致信用利差走阔,但随着预计年末资金冲击过后,非银负债端逐步的修复,明年年初信用利差预计将出现趋势性修复。

      我们继续认为短端资产加杠杆性价比更高,长债或保持震荡。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对政策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这将约束长债利率下行空间,而政策预期波动也会带来长债利率的波动,我们预计年内长债可能继续保持震荡。

      但随着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放缓,以及央行对资金关注度提升,同业融资成本下降等因素推动之下,资金将继续保持宽松,短端利率有望进一步下降,短债资产加杠杆具备更高性价比。我们延续对10 年国债短期2.05%-2.2%震荡区间的判断,以及1 年AAA 存单下降至1.8%左右的判断。

      风险提示:风险偏好变化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外部不确定性超预期;测算误差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