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系列十四:货币政策支持经济 力度关注物价信号
宏观事件
11 月8 日,人民银行发布《2024 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下阶段将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精准性,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核心观点
基调:通过宽松货币扭转价格压力
经济形势继续弱化:外部从“不确定性”增多,动能放缓;内部有效需求不足。
货币政策逆周期:更注重“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并通过一定程度提高对汇率贬值的容忍度增强国内政策的有效性。
展望:宽松已确立,节奏暂未加速
货币总量关注信贷扩张。货币政策报告将“经济稳定增长”前置于“高质量发展”,强调“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促进物价合理回升”。意味着未来货币政策仍将处在逆周期状态之中。
金融机构加大风险定价。一方面,对于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政策支持是空前的,通过新设政策工具支持两个市场的风险化解;另一方面,报告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放在了更前面的位置,在外部压力和内部矛盾共存的背景下,央行对未来流动性管理的需求在上升。
外汇市场的弹性可能增加。三季度报告增加了“强化预期引导”,删去了“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的表述,或意味着汇率波动风险的可能加大,对于进口企业关注贬值风险。
展望2025 年,我们认为国内货币政策将维持相对的宽松,来实施更大力度的逆周期政策,政策的核心观察指标在于“价格”。10 月份的物价显示下游需求的放缓正向上游传导,市场的关注点在于随着一篮子化债政策的落地,新增支出的回暖问题,我们预计在2025 年美国加征关税落地前市场因存在抢出口预期而部分遮盖总需求放缓的现实,价格短期存在韧性,支持性货币政策处在等待期。
风险
经济数据短期波动风险,金融市场波动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