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报:重结构 轻指数
核心观点
本周美国大选落地、人大常委会增量政策工具箱“靴子落地”,但海内外宏观变量的可见度仍较低,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美国关税政策或为后续关键观察窗口。在短期博弈因素偏多的情形下,交易型资金或仍是主要的边际定价资金,市场中枢震荡或仍为基准情形,A 股在10 月底点位或具备一定支撑,彼时投资者对地产修复预期偏中性,与宏观变量指引的合理PE 基本相当;而在目前增量政策仍有悬念,存量政策效果尚未得到验证的情形下,突破10 月初高点或存在一定压力。因此市场的重点或在于对结构性行情的把握,建议关注内外需盈利剪刀差反转、产能出清拐点两条确定的配置线索。
市场中枢震荡或仍为基准情形
本周两大谜底揭晓后,宏观变量的可见程度仍相对较低,近期市场震荡区间或仍为短期均衡位置:①10 月底点位或具备一定支撑,经历中国资产第一阶段重估后,全A PE(TTM)与宏观变量指引的“合理”PE(TTM)基本相当;与海外新兴市场相比,10 月底A 股市场前向PB 折价约为10%,隐含投资者预期地产尾部风险较低,但尚未计入中长期压力化解预期;②突破10.8 市场高点或仍存一定压力,10.8 A 股较其他新兴市场基本平价(与2023年前类似),隐含投资者对后续政策力度、基本面修复程度偏乐观,但目前后续增量政策仍有悬念,存量政策效果尚未验证,博弈因素依然偏多。
资金:宏观变量可见度仍较低,短期仍处于交易型资金主导窗口期资金视角下,近期短线资金仍是市场主要的边际定价资金,本周融资活跃度接近11%的高点,散户净流入超800 亿,其流入结构与市场涨跌幅相对一致。向后看,本周资本市场关注的事件已逐一落地,但海内外宏观政策变量的可见度或仍较低,一方面人大常委会加强了投资者对12 月政策的预期,另一方面,海外关税政策落地或仍需时日,短期或仍处于交易型资金主导的窗口期,配置型资金或仍以观望为主,配置型外资或受到美国大选情形带来的美元上行风险、以及本轮政策工具力度或稍低于预期的扰动,短期或仍维持流出,主动配置型外资自10 月中旬以来已连续四周净流出。
价格因子中前端PPI 率先改善,但CPI 修复偏弱中国资产重估行情或已由政策拐点期迈入政策验证期,市场关注点逐步转向“强预期”能否转成“强现实”。地产在政策支撑下已出现修复回暖的倾向,10 月新房和二手房网签成交面积同环比显著改善。从贝壳领先指标来看,10 月市场活跃度显著修复,房价出现止跌的初步迹象。但价格因子或仍待修复,增量政策落地后,带动国内定价的钢铁、建材等价格阶段性回升,预期层面的PPI 率先改善,但“再通胀”或仍需要CPI 去验证,10 月CPI 环比再创同期新低,或指向当前经济压力仍存、居民需求仍相对偏弱。后续关注地方化债推进、以及房地产市场供需环境改善对价格层面的进一步支撑。
配置:把握内外需盈利剪刀差反转、供给侧出清两条确定性的配置线索A 股在中枢震荡,交易型资金或仍为短期边际定价资金的情形下,市场的重点或在于对于结构行情的把握。1)内外需盈利剪刀差反转:外需周期出现下行迹象,内外需盈利的相对趋势接近反转时机,共和党或实现“横扫”的基准情形下,高关税或对出口链也形成一定压力,且从筹码角度来看,内资对内需链押注程度较低,关注增量政策受益逻辑更直接的地产开发商、建筑,以及低筹码低估值的食饮、社服、家居;2)产能周期拐点,上市公司资本开支、现金储备等多角度可交叉验证,供给出清有望在2Q25 初现成效;宽基基金的新能源持仓已降至标配;关注新能源等先进制造的估值修复机会。
风险提示:海外政策不确定性、国内地产销售及年报业绩不符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