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中国经济(2024年第41期):如何理解化债支持政策
置换化债是化债思路的重大调整,这将有效降低化债对地方财政资源的挤占,从而有助于地方政府更加聚焦于改善增长和价格形势。
根据11 月8 日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的信息,本次地方化债支持政策共计增加10 万亿的资源用于地方政府置换隐债。 其中,新增6万亿政府债务限额,2024-2026 年每年置换隐债2 万亿,2024-2028 年每年安排8000 亿专项债置换隐债。通过债务置换,地方政府未来五年还可节约利息支出6000 亿元。上述政策将有效降低地方政府化债压力。
置换化债是化债思路的重大调整,即防风险与稳增长放在了并重的地位。虽然置换隐债只是债务存量结构的调整,但这将有效降低未来几年偿还隐债对地方财政资源的挤占,有助于地方政府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消费、科技等领域、还可支付私人部门欠款等,从而缓解了地方化债对当前经济的紧缩效应。
置换化债只是当前增量财政政策的一部分,蓝佛安财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明年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聚焦于可提升的赤字空间,扩大专项债发行规模和投向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大“两新”支持力度以及加大转移支付规模等五个方面。具体的力度则需根据国内外的形势相机抉择。国内关注增长和价格形势,国外关注地缘政治压力。
总的来看,本次地方化债支持力度之大符合预期,到2028 年地方隐债规模将降至2.3 万亿,通过置换以时间换空间解决债务问题符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要求。另一方面,市场希望看到的其他增量财政政策可能还需等待,下一个政策博弈点将是今年年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在增长和价格形势改善前,政策取向不会变化,逆周期调节措施不会轻易离场,尤其是根治价格负增长问题需要经济持续运行在合理区间之内,甚至需要运行于合理区间的上限。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全球衰退及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