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政策点评:赋能商业健康险促进支付多元化 医保预付缓解垫资压力
事件:
1) 2024 年11 月7 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平台数据赋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座谈会;
2) 2024 年11 月11 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 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的通知》。
点评:
全国统一医保系统平台和大数据赋能商业健康保险,推进支付方式多元化进程。
国内医疗市场的支付方主要是以基本医保为核心,商业健康险的国内发展在过往相对较为缺位,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医疗数据的匮乏。医保系统平台具有全国统一、广泛覆盖、标准规范和医保大数据规模大、结构好、更新快等优势 ,积极赋能商保加快发展,不断完善“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有望让保险公司获得实时、全面的数据支撑,更好地设计商业健康险产品,增加对人民群众的保险覆盖范围,推进支付方式多元化的进程,在临床医疗场景中开辟新的支付渠道,打开创新药、创新器械产品的销售增量空间。
医保预付制度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缓解医疗机构垫资压力。预付金是医保部门预付给定点医疗机构用于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等医疗费用的周转资金,不得用于医疗机构基础建设投入、日常运行、偿还债务等非医疗费用支出。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医保基金专项预付按原规定执行。符合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于每年度1 月上旬自愿向统筹地区医保部门申请预付金。医保部门审核后商财政部门确定预付医疗机构范围及预付金规模,原则上于每年第一季度结束前按规定向定点医疗机构拨付预付金。
医保预付制度执行之后,有望有效缓解相应地区的医疗机构资金压力,进而改善其采购药品和耗材等渠道的企业账期状况,利于医疗机构-医药流通-医药制造的现金流链条整体向好发展。
投资建议:近期医保政策频出,其背后折射的是中国的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触及到支付制度的深层结构,过往的院内利益关系和社会结构将被重塑。预付制度的逐步推进有望改善产业链的整体账期,其中流通企业受益较为直接,建议关注国药控股(H)、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等;多元化支付结构的建立,将打开创新药、创新器械的新放量空间,建议关注恒瑞医药、信达生物(H)、百济神州-U(A+H)、惠泰医疗、微电生理-U、心泰医疗、鱼跃医疗、三诺生物等。
风险分析: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群众投保意愿低于预期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