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快报:医保预付金制度建立 有望促进企业回款加速
事件:2024 年11 月11 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及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医保基金预付工作的通知》。核心内容包括:
(1)通知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完善预付金管理办法,通过预付部分医保基金的方式帮助定点医疗机构缓解医疗费用垫支压力。
(2)其中特别强调:医保预付金是为帮助定点医疗机构缓解医疗费用垫支压力、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增强参保人员就医获得感设置的周转资金,用于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等医疗费用周转支出,不得用于医疗机构基础建设投入、日常运行、偿还债务等非医疗费用支出。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医保基金专项预付按原规定执行。
(3)政策执行上对各省级医保部门的要求:各省级医保部门要指导统筹地区组织开展医保基金预付工作。各统筹地区医保部门根据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结余情况,商同级财政部门研究建立相关预付金制度,原则上该统筹地区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不低于12 个月可实施职工医保统筹基金预付,居民医保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不低于6 个月可实施居民医保基金预付。
上年已出现当期赤字或者按照12 个月滚动测算的方法预计本年赤字的统筹地区,不能预付。
(4)规范预付金流程管理对医疗机构的申请条件、核定标准、拨付流程、清算流程均做了规定,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预付的金额上,原则上以前一至三年相关医疗保险基金月平均支出额为基数,合理确定预付金的基础规模,并结合定点医疗机构年度综合评价、信用评价等情况进行调整,预付规模应在1 个月左右,但如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特殊情形,经医保部门和财政部门会商后可适度调整预付金规模。
医保预付金有望缓解医疗机构压力,并促进医药企业回款加速。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环境及医药行业政策等各种因素影响,各级医疗机构经营业绩承压,不仅自身面临一定程度的资金周转压力,并且进一步导致拖欠医药企业货款现象有所加重,根据Choice 数据,2024 年前三季度A 股医药流通板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约为108 天/同比+3 天。根据上述政策通知内容分析,我们认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付金(医保预付金)制度的建立有望为符合条件的各级医疗机构注入资金流动性,由于通知特别强调:“用于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等医疗费用周转支出,不得用于医疗机构基础建设 投入、日常运行、偿还债务等非医疗费用支出。”因此,从医药企业端来看,医保预付金的设立有望促进医疗机构及时支付企业关于药品及医用耗材采购的货款。近些年来,各省级医保部门陆续发文并执行关于集采产品医保与医药企业直接进行货款结算,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企业回款,我们认为在医保预付金制度建立后,有望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对医药企业的回款力度,长期利好医药流通公司。
建议关注标的:医药流通全国龙头及区域龙头企业,包括:国药控股(H 股)、上海医药、华润医药(H 股)、九州通、国药股份、国药一致、重药控股、柳药集团等。
风险提示:相关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医疗机构经营风险、企业经营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