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报:资金透视:交易型资金热度仍在
核心观点
近期博弈因素仍偏多,交易型资金或为边际主导资金:1)上周散户、融资资金单周净流入超800、1000 亿元,创2016 年以来次高,短线资金偏好的TMT、军工、非银等品种涨幅居前;2)11.5 以来,市场日均成交额位于2万亿以上高位水平,或指示短线资金交易热度仍在,但考虑到上周融资交易活跃度突破10%的常态区间上沿,或需警惕资金“过热”情绪出现。此外,宽基ETF 净流入方向由科创50/创业板向中证A500 ETF 迁移,中证A500ETF 上周净流入超200 亿元,后续仍有多只中证A500 ETF 接力发行,其中第二批12 只A500 ETF 合计募资规模为124 亿元。
外资交易活跃度回升,主动配置型外资延续净流出我们以日均成交额作为日均净买入额的代理指标观测(4Q23 以来,两者趋势基本一致),上周北向资金日均交易额回升至2747 亿元,交易活跃度环比小幅回升,仍处于2014 年以来的相对高位。以EPFR 统计的配置型外资中,2024.10.30-2024.11.06,配置型外资净流出22 亿元,环比前期净流出规模有所收窄,其中主动配置型外资连续净流出四期,本期净流出8 亿元,被动配置型外资净流出14 亿元,环比上期净流出规模有所收窄。截至9 月底,外资对A 股在新兴市场中配置比例仅为4.5%,与2023 年3 月(7%)相比仍具有提升空间。
交易型资金仍为市场边际定价资金,宽基ETF 转向净流入短线资金方面,上周(2024.11.04-2024.11.08)净流入825 亿元,从趋势上来看,上周散户资金于周一-周四延续净流入,但周五或受政策预期扰动,转向小幅净流出;上周融资净流入1033 亿元,交易活跃度环比回升至11%,处于历史高位区间;结构上,融资资金净流入非银行金融、电子、计算机等行业,流入纺织服饰、消费者服务、轻工制造等金额较低。超长线资金方面,ETF 上期净流入33 亿元,宽基指数净流入77 亿元,板块中,消费板块净流入规模居前,行业ETF 中,跟踪食品饮料指数的ETF 净流入规模居前;产业资本中,上周净减持规模为30 亿元,净减持规模环比有所收窄。
公募基金配置强度环比小幅回落,9 月私募资金仓位环比8 月回升基金端,上周新成立偏股型基金315 亿份,环比上上周强度提升;存量基金中,股票/混合基金权益仓位环比小幅回落,普通股票型仓位/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分别为87%、82%。从新发基金占比来看,近期债券型基金发行占比有所回落。根据私募排排网统计,10 月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 股信心指数为129.1,相较9 月上涨14.39%。此外,截至9 月底,股票主观多头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为78%,相比于8 月底上涨5 pct。仓位在五成及以上的私募基金占比高达91%,相较于8 月上涨4.5pct,其中32%私募满仓或处于加杠杆状态,环比上涨8.8 pct。
四大期指主力合约基差整体下行
上周四大期指主力合约全部上涨。期现价差方面,四大期指主力合约基差整体下行,IF 主力合约期现价差由14.98 点收敛至8.15 点,IH 主力合约期现价差从13.87 点扩大至14.86 点,IC 主力合约期现价差从-10.82 点扩大至-48.44 点,IM 主力合约从-40.23 点扩大至41.32 点。跨期价差方面,IF 跨期价差由-7 点上行至6 点,IH 跨期价差由8.8 点扩大至19.4 点,IC 跨期价差-145.6 点扩大至-171 点,IM 跨期价差由-204.6 点扩大至-224.6 点。从前20 席位持仓变化来看,上周IF 净持仓空头增加8698 手、IH 净持仓空头增加1217 手、IC 净持仓空头增加8726 手、IM 净持仓空头增加5286 手。
风险提示:1)估算模型失效;2)数据统计口径有误。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