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社融数据点评:政策效果显现 社融结构好转

机构研报 2024-11-12 14:11:08 阅读

  研究结论

      事件:2024 年11 月11 日央行公布最新金融数据,2024 年10 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958 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4483 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3.45 万亿元,同比增长7.8%(前值8%,后同)。

      在政策的推动下,居民和企业信贷有不同程度的回暖,但发行节奏导致政府债券对社融的支撑作用明显减弱:

      新增信贷规模同比少增幅度收窄。社融口径下,10 月新增信贷2988 亿元,同比少增1849 亿元,上个月同比少增5627 亿元。

      结构上(金融机构口径),居民端是信贷规模企稳的关键。10 月居民贷款增加1600亿元,同比多增1946 亿元,为今年2 月以来首次同比多增,其中短贷同比多增1543 亿元,规模较上个月少增515 亿元有显著上升;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393 亿元,而上个月少增3170 亿元,改善较为显著,与各地政策加码提振楼市景气度有关,10 月末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4 周移动平均)为-10.1%,明显高于9 月末-27%。

      票据融资拖累企业贷款需求。10 月企业新增贷款1300 亿元,同比少增3863 亿元(少增1934 亿元)。其中,企业短贷和中长贷分别同比多减130、2128 亿元(1086、2944 亿元),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但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幅度仍较大,这说明利润预期偏弱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自发性融资需求;票据融资同比少增1482 亿元(多增2186 亿元),为主要拖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直接融资规模也有改善,如企业债券融资同比仅少增163 亿元(多减2576 亿元),或与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有关,11 月5 日,中指研究院发布的监测报告显示,10 月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总额为289.7 亿元,同比增长3.2%,已经连续两月同比涨幅为正。

      政府债券发行对社融的支撑减弱。社融口径下,10 月政府债券新增规模为10496 亿元,同比少增5142 亿元(多增5437 亿元),规模显著下降,一方面今年专项债发行已接近尾声,9 月专项债发行进度已经达到92.6%,追赶节奏放缓,另一方面,2023、2024 年内调整债务限额的时间不同,2023 年10 月24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明确中央财政将在当年四季度增发2023 年国债1 万亿元,而2024 年则是在11 月8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提及债务上限有关内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财政仍在加速将债务资金转化为实物工作量,10 月财政存款同比少增7748 亿元。

      表外三项同比变化幅度好转。10 月表外三项合计减少1443 亿元,同比少减1129 亿元(少增1297 亿元)。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是同比变化幅度好转的主要原因,同比少减1138 亿元(少增1085 亿元),在贷款需求企稳的情况下,票据冲量的需求明显减弱;信托贷款少增221 亿元(少增396 亿元),委托贷款少减212 亿元(多增184 亿元)。

      M1、M2 均回暖,M1M2 剪刀差收窄。10 月 M1、M2 同比增速分别为-6.1%、7.5%(-7.4%、6.8%),M1M2 剪刀差缩小至-13.6%(-14.2%)。

      10 月金融数据显示,如果不考虑增量政策落地节奏导致的社融总量压力,结构上稳地产政策卓有成效,居民贷款以及房企债券发行规模均逐渐恢复,部分自发性融资需求回暖,但由于经济基本面压力仍然存在,其他领域景气回升有待政策进一步传导。展望后续,地产方面,“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等一套政策组合拳作用下,全国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积极势头有望延续;政府债务方面,化债等财政增量政策的逐步落地,对社融总量将构成持续支撑。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紧缩的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