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北交所三周年回顾:健康市场初现 促新质生产力企业聚集
北交所市场激发活力,市值增长135.4%,流动性显著改善增长近10 倍2024 年11 月15 日,北交所迎来开市3 周年。截至2024 年11 月10 日,北交所已有上市公司256 家,总股本345.30 亿股,流通股本208.99 亿股,总市值6796.67亿元,流通市值4032.59 亿元。相较2021 北交所开市,北证A 股总市值出现显著增长,由2021 年11 月15 日2887 亿元上升至2024 年11 月8 日的6797 亿元,三年的时间内增长约135.4%。近一年,北交所换手率有显著改善。2023 年11月,北交所换手率上升至日均7.9%,至2024 年10 月,北交所日均换手率达14.5%。
2023 年11 月15 日至2024 年11 月10 日,北交所成交额总计为24299.8 亿元,同比增长近10 倍。
97.3%的公司较发行价上涨,北交所公司上市以来的分红率均值为17.74%截至2024 年11 月8 日,北交所上市公司的PE TTM 大部分集中在20~60 倍之间,249 家公司相对发行价上涨,占比97.3%。全部北证A 股市值分布主要集中在10~50 亿元区间内,超过50 亿的公司共20 家,市值最高前三家公司分别为贝特瑞、锦波生物和艾融软件。从营收增长端来看,与科创板和创业板相比,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上,北交所营收增长的上市公司数量比例58.2%,位于科创板和创业板之间。盈利能力上,北交所归母净利润规模有所提升的上市公司比例为41.4%,略低于科创板与创业板表现。2023 年内共219 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实施分红,截至2024 年三季报,北交所公司上市以来的分红率均值为17.74%。
坚守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北交所活跃也撬动新三板市场活力北交所有基础、有力、有责任以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将强化制度的适应性、创新的包容性。北交所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为139 家,占据北交所256 家上市公司的比例高达54.3%,远高于上证主板、深圳主板及创业板,仅略低于科创板。同时,北交所上市活跃也激活了新三板 “挂牌审核-日常监管-上市审核”等各环节,形成优质企业申报北交所上市的“快车道”。2024 年挂牌新三板的企业中,有49 家提交直联审核电请。
公募基金北交所配置增长,各类资本丰富生态,但还需多元耐心资本入驻北交所投资者的数量稳步增长,当前高净值个人投资者为北交所的主要投资力量。机构投资者结构中,基金和券商自营在北交所机构投资者中占比较高,随着社保基金等长期耐心资金和耐心资本在北交所逐步壮大,有望进一步提高市场活力。对比科创板和创业板来看,北交所当前的机构投资人占比较小,需要进一步提高。从各类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来看,北交所当前投资机构的多元化尚需要加强。未来北交所需改革投资者制度平衡市场供求,推动关键产业链公司和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提升市场透明度和吸引力,以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和市场健康发展。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相关公司业绩下滑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