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金融数据点评:金融底到了吗?
社融增速略高预期,政府债拉动减弱主因高基数效应。10 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3,958 亿元,同比少增4,483 亿元,同比增速为7.80%,较上月下行0.2 个百分点。整体来看社融增速回落但高于预期,向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形成拖累,与偏弱企业部门信贷形成印证,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少增,源于去年同期较大规模的特殊再融资债发行影响,年内来看2 万亿置换隐债或在年末开始发行放量,对社融形成支撑。
消费回暖提振居民短贷,企业部门投资仍存不足。10 月信贷余额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0.1 个百分点至8.00%。居民部门来看,一方面以旧换新补贴、消费券发放为代表的促消费政策发力,叠加双十一购物节前置,与居民消费更为相关的短贷回暖明显,对信贷整体同比增速形成正向拉动,另一方面,楼市成交相较季节性表现边际回暖,居民中长贷同比小幅多增,能否持续拉动仍待观察;企业部门弱势延续,企业短贷+企业中长贷表现均低于季节性,反映企业融资需求仍然偏弱,10 月末票据利率跳水或也指向信贷端投放偏弱现实。
M1 年内首次回升,持续性有待观察。M1 增速逆转跌幅扩大趋势,回升至-6.10%,M2-M1 增速差4 月以来首次收窄,M2 同比增长7.50%,较上月明显提升0.7 个百分点,可能部分来源于非银存款较去年同期的大幅多增;M2-M1 增速差较上月表现收窄至13.6%,持平8 月水平,为4 月至今首次收窄。结合非银存款新增规模连续两月高于近两年水平来看,或源于9 月末以来权益市场活跃度的显著提升,居民存款向资本市场流转,风险偏好提升,资产配置意愿增加,理财资金回流表内;另一方面,或受益于两项资本市场工具落地的直接推动;此外,10 月财政存款同比大幅少增,显示财政支出节奏加快,也成为拉动M2 增速回升的重要因素。
M1 触底反弹?持续性仍待观察。10 月纳入现金理财的宽口径M1 同比增速为-6.55%,表现弱于当前M1 同比增速的-6.10%,主要源于现金理财存续规模同比增速的明显下行;进一步考虑货基及居民活期后,宽口径M1 同比增速跌幅也表现收窄至1.49%。理财赎回更多反映为10 月权益市场的回暖,M1 增速回升或源于楼市边际改善带动交易性货币需求提升,但本次回升是政策拉动下的小幅反弹还是趋势拐点,持续性仍待观察。
总结来看,10 月金融数据喜忧参半,一方面政策托底M1 增速出现跌幅收窄+居民部门出现积极改善,另一方面企业信贷偏弱现实仍存。10 月社融分项中,贷款项延续负向拉动,政府债受基数影响对同比增速负贡献但仍是新增量中的主要项目;结合高频数据来看,房地产利好政策释放助推楼市成交边际回暖带动居民中长贷改善,消费端改善更为显著,但居民端改善是脉冲还是拐点,仍待观察,企业部门形成主要拖累。M1 增速年内首次回升,年内化债开始发行放量或对社融形成支撑。
对债市而言,尽管货币端出现积极变化,但社融增速尚未企稳筑底,政策底向金融底传导仍需时间,年内或还有一次降准配合化债,宽松货币趋势不改,利好债市。
924 新政中,央行行长表示“在今年年内还将视市场流动性的状况,可能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 个百分点”,结合11 月8 日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增加6 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一次报批,分三年实施”,央行对冲调控流动性时点或较为确定。化债方案落地,规模尚在债市运行预期之内,短期不确定因素消除,叠加宽货币环境,长端利率或再迎下行时机。
风险提示:央行超预期收紧货币政策、理财大规模回表引发市场波动、机构行为大幅趋同形成正反馈。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