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金融数据点评:M1为何筑底回升?
事件:11 月11 日,央行公布10 月中国金融数据,信贷余额同比下行0.1 个百分点至8.0%,社融存量同比下行0.2 个百分点至7.8%,M2 同比反弹至7.5%。
核心观点:地产成交改善、财政支出加快共同稳定M1 增速。
10 月M1 增速企稳改善,一方面源于房地产成交的提振,另一方面受益于财政支出节奏加快。10 月M1 同比降幅收窄1.3 个百分点至-6.1%,主要源于单位活期存款同比增速(+1.3pct 至-9.7%)企稳回升。这一方面或与居民信贷活跃度提高有直接关系。10 月以来,房地产新政带动新房成交有所改善。另一方面,财政支出提速也成为企业活期存款的来源。10 月财政存款新增5952 亿,同比少增达7748 亿。
10 月M2 增速连续两个月改善,除上述M1 因素外,理财资金进一步回表以及居民提前还款暂停也是重要原因。10 月M2 同比改善0.7 个百分点至7.5%,已经是连续第二个月上行。从存款变化上直接受益于非银存款的再度增长,10 月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多增5732 亿。上述变化的驱动因素或和9 月相同,即理财等资金回表并投向股票市场。另外,随着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居民提前还款动力趋于下降,有助于M2 增速保持稳定。10 月份个人住房贷款规模企稳,明显好于前9 个月月均减少690 亿元的水平,也好于前两年同期。
但10 月信贷仍然偏弱,主要源于企业部门信用需求较低,企业信心恢复仍需要时间。10月企业部门贷款新增1300 亿,同比少增3863 亿,是10 月信贷偏弱的主要因素。9 月底以来的增量政策主要激活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政策效果尚未完全传导到实体供需层面。
通胀数据体现的更明显,10 月核心CPI 同比(+0.1pct 至0.2%)仍低位徘徊,PPI 同比则进一步下探。另外,外需不确定性或也令企业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企业信心恢复或仍需要增量政策呵护,而财政刚刚公布的大规模化债计划或将发挥稳定企业预期的效果。
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10 月金融数据有诸多改善信号。随着化债计划的落地,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修复或进一步提振金融数据表现。10 月M1 和M2 增速均出现改善,私人部门的活跃程度开始提升,预期趋于改善。数据表现能否延续或更多依赖于财政政策的落地速度。
一方面,随着人大常委会宣布大规模化债计划,财政资金的注入将进一步修复居民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另一方面,财政支出节奏加快也将提振经济并改善预期。货币政策方面,考虑财政年底融资规模较大,央行或选择50BP 降准对冲,以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
常规跟踪:居民部门信贷改善。
10 月新增信贷5000 亿,同比少增2384 亿,较9 月相比,改善主要来源于居民部门,拖累主要源于企业部门。拆分结构来看,居民部门新增1600 亿,同比多增1946 亿。企业部门新增1300 亿,同比少增3863 亿。其中企业中长贷新增1700 亿,同比少增2128 亿,企业短贷同比多减130 亿,票据融资新增1694 亿,同比少增1482 亿。
10 月新增社融13958 亿,同比少增4483 亿,拖累主要来源于政府债券。政府债券新增10496 亿,同比少增5142 亿。人民币贷款(新增2988 亿,同比少增1849 亿)、企业债券(新增1015 亿,同比少增163 亿)和未贴现汇票(新增-1398 亿,同比少减1138亿)的同比变化均较9 月出现明显的改善。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同比变化相对稳定。
10 月M2 同比反弹0.7 个百分点至7.5%,M1 同比降幅收窄1.3 个百分点至-6.1%。非银存款新增10800 亿,同比多增5732 亿,企业存款新增-7300 亿,同比少减1352 亿,居民存款新增-5700 亿,同比少减669 亿,财政存款新增5952 亿,同比少增7748 亿。
风险提示:经济变化超预期,政策超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