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行业简评:从西部收购国融 看中小券商把握并购浪潮下的区域整合持续落地

陶圣禹 2024-11-12 18:47:16
机构研报 2024-11-12 18:47:16 阅读

  投资要点:

      事件:西部证券于11月7日披露收购国融证券控股权的最新进展,拟以协议转让的方式从国融证券8家股东中受让持有的64.5961%股份,表明中小券商在行业并购重组浪潮中已持续发力,相关交易尚需股东大会审议与证监会核准。

      关注点一:国融证券第一大股东绝对控股,股权冻结相关方均积极参与,交易完成后股权清晰。本次被并购标的国融证券第一大股东为北京长安投资集团(持股70.61%),因此前IPO未果的债务对赌问题,所持股份均已被冻结,但冻结相关方均为国融证券股东,且本次交易中均协议转让全部持有股权。此外,本次价款支付均转让至长安投资与相关仲裁方的共管账户中,以确保冻结解除、价款划转与股份交割的协调性与一致性。本次交易完成后,西部证券将持股64.5961%,成为控股股东,我们认为券商并购的第一阶段壁垒为股权归属,本次交易中股权冻结相关方均积极参与,且以现金转让而非发行股份的方式,后续流程更为快速高效,若顺利完成则国融证券股权结构更加清晰。但需注意的是,虽然公告中表明“经相关方协商一致”,但此次交易对价3.3217元/股相较于2016年增资入股时的成本价4.98元/股来说,中小股东存在亏损1/3的局面,或仍是此次交易的不确定性之处。

      关注点二:业务协同持续推进,助力综合竞争力抬升。1)区域互补:国融证券注册于内蒙古,截至2023年末拥有15家分公司、1家全资子公司(国融汇通资本)、2家控股子公司(持股首创期货50.37%、国融基金53%)、74家证券营业部,其中内蒙、北京、上海营业部数量居首,分别为14家、6家、5家,可有效完善西部证券营业网点布局(截至2024中报内蒙、北京、上海营业部数量分别为1家、2家、5家),推动财富客户触点跨区域间的持续下沉,以整体品牌影响力提升客户粘性;2)规模提升:合并完成后,静态测算下2023年西部证券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提升18.4%/14.3%/14.0%/3.4%,在上市券商中排名分别由27/24/20/26提升至25/23/18/26,其中需注意的是国融证券2023年归母净利润虽贡献有限(3931万元),但已较2022年(亏损2.4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业务指标边际向好;3)投行增强:国融证券在北交所、新三板投行项目上有一定优势,截至2023年末,新增推荐挂牌9家,新三板类项目持续督导264家,持续督导数量行业排名第4位;债券承销收入创历史第二高,全年承销规模同比增长25.17%,有望在西部证券现有优势领域金融债和公司债之外,持续增强竞争力。

      关注点三:中小券商加速推进,抓住浪潮机遇抢先提升竞争力。陕西省国资委旗下控股两家证券公司,分别为西部证券和开源证券,其中西部证券为唯一上市的券商。本轮券商并购重组浪潮启动伊始,西部证券已率先捕捉机遇,体现其前瞻的战略布局能力,且本次交易对应P/B估值为1.48x,与11月11日券商指数1.64xP/B相比较为公允。我们认为此次合并有望加速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资源整合,中小券商在并购重组大趋势下率先推动落地,有望把握先机,提升差异化竞争实力和市场影响力,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在前期严监严管的背景下,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细则将成为资本市场长远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流投资银行建设的有效性和方向性不改,建议把握并购重组、高“含财率”和ROE提升三条逻辑主线,个股建议关注资本实力雄厚且业务经营稳健的大型券商配置机遇。

      风险提示:权益市场大幅波动影响股票交投活跃度,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拖累市场景气度,宏观环境下行影响市场基本面,政策落地力度不及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