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事件点评报告:明年通胀怎么看?
CPI:2025 年CPI 同比增速预计回升至0.8%
2025 年,内需有望得到提振,外需边际走弱。一是今年以来出台消费刺激政策,有望在四季度以及明年落地生效,且不排除明年继续追加资金用于促消费的可能性;二是外需动能进一步转弱,并且结合特朗普当选后,针对中国加征高关税的可能性,后续出口“亮点”可能逐渐弱化消失,甚至可能转为拖累。
供给端,影响CPI 的主要因素猪肉和原油对我国CPI 作用的方向存在不确定性。猪肉方面,2025 年生猪供给预计持续负增,猪肉平均批发价有望温和抬升;原油方面,考虑到特朗普上台后可能的能源政策,即加大石油产量以应对美国通胀,油价可能下行。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25 年CPI 同比增速为0.8%,相比2024 年(预计0.4%)温和抬升。Q1 至Q4 分别为0.5%、0.9%、0.6%、1.0%,其中二季度、四季度在低基数下同比读数较高。
PPI:2025 年PPI 同比增速预计回升至-1.5%从需求端来看,2025 年投资需求的边际改善可能一定程度上拉动工业品价格回升,但幅度均受限。
1)制造业:随着设备更新改造政策效力减退,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最终将回归微观主体对于投资意愿、投资能力的考量,在当前制造业利润增速下滑、内生需求不足、外需可能趋势性回落的背景下,制造业投资和补库意愿不足。并且结合库存周期来看,当前产能利用率尚处于低位,即便需求走强,企业也会优先提高产生利用率而非投资扩产,因此对于工业品价格的推升作用可能有限。
2)基建:改善幅度预计不大。近年来对于财政资金的使用要求“提质增效”,量的扩张可能退居其次。10 月18 日,央行行长在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提出“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向应从过去的更多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意味着投资面临的客观约束可能更多,后续扩张的力度有限。
3)地产:地产投资仍在磨底,尽管存量房贷下调后地产销售端出现偶发性的改善,但在“销售-投资”链条尚未出现趋势性修复的情况下,地产投资需求难以出现反转。
供给端,结合特朗普上台后可能的能源政策,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有回落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认为2025 年内需有望边际改善,PPI 同比增速回升至-1.5%左右,降幅有所收窄,但受限于国内需求难出现趋势性反转、海外需求回落以及原油供给增加等因素,PPI 增速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
GDP 平减指数:2025 年预计回升至-0.2%结合CPI 和PPI 同比增速预测,2025 年GDP 平减指数预计升至-0.2%(2024 年预计为-0.6%),仍处于低通胀状态,但降幅有所收窄。
10 月18 日,央行行长表示“目标体系方面,将把促进物价温和回升作为重要考量”。
11 月8 日,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明确表明,“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明年低通胀预期延续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有望维持宽松,运用降息等方式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风险提示:经济增长超预期;海外政策存在不确定性;数据更新不及时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