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蒙古国煤炭:北方高原的“黑金”律动

陈彦/徐贇妍 2024-11-13 09:12:21
机构研报 2024-11-13 09:12:21 阅读

  观点聚焦

      投资建议

      需求端看,蒙古煤炭80%以上出口,其中99%流向中国,本土煤耗主要在电力;供给端看,蒙方在“矿业兴国”战略引领下,正全方位加快运能、产能、定价体系的优化,我们认为蒙煤供给在未来三年仍将持续增长,预计每年增量在1,000 万吨以上(占我国年消费1.5-2%)。考虑到蒙煤成本优势以及其更多以配焦煤为主,我们预期其对国内高成本老矿井、以及易替代的配焦煤企业构成一定压力。投资建议上,我们:一、看好国内“低成本优质主焦煤供给”;二、关注经营质量改善的蒙古煤炭企业。

      理由

      蒙煤成为澳煤缺位后的高性价比补充。我国老矿井加速衰竭、开采成本上升、安监常态化,本土焦煤供给弹性不足,对进口煤依赖度上升,蒙煤成为高性价比补充。蒙煤赋存条件好,大部分露天开采,当地主要煤企ETT(原煤为主)、MMC(精煤为主)吨煤成本21 美元、61 美元,低于我国焦煤成本洼地山西,在蒙煤供给释放及成本优势下,我国进口蒙煤体量大幅增加,一定程度填补了进口澳煤减少的缺口,缓解过去几年国内煤炭供需矛盾。

      蒙煤运力及产能增长,但存在不确定性。1)运力:我们统计未来三年运力至多增7,000-8,000 万吨,其中核心甘其毛都3,000 万吨铁路建设存在不确定性,剩余增量离消费市场较远(意味运输成本可能较高);2)产能:新增ETT、Aspire Mining合计3,400 万吨,预计2025-26 年落地,我们估算新增主焦占~50%。运力、产能扩张基本同步,我们预计未来三年每年增量在1,000 万吨+,2025 年增量或受运力影响、2026 年或受产能释放节奏影响。

      2025-26 年焦煤价格整体有压力,但主焦煤仍有一定支撑。在钢铁需求偏弱、蒙煤进口高位情况下,我们认为未来两年焦煤价格存在下行压力,但是:1)蒙煤热强度指标不足,难以完全替代山西、澳洲等地主焦煤,更类似于“优质配焦煤”定位,对配焦煤影响更直接,主、配焦煤价差走阔是长期趋势;2)蒙煤整体开采及加工成本低,持续的大规模进口虽然有可能对我国高成本矿山带来冲击,但蒙煤运输成本高且刚性、蒙古国隐性政策成本高且不确定,或导致边际供给变得更加脆弱。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维持覆盖个股盈利预测、目标价和评级不变。我国焦煤面临本土供给弹性不足的严峻现状,蒙煤作为高性价比补充,缓解了国内煤炭供需矛盾。往前看,我国进口蒙煤仍有增量,但其供给或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结构性投资机会仍可期。国内视角,我们看好主焦煤占比高、经营优质的淮北矿业、首钢资源-H、平煤股份;蒙煤视角,蒙古拥有优质的低成本民营煤企MongolMining-H(未覆盖)。

      风险

      需求不及预期;蒙古运力增长超预期;中蒙关系变化。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