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城投公司“退平台”怎么看?

张妍 2024-11-13 12:16:30
机构研报 2024-11-13 12:16:30 阅读

  在本轮化债以来,越来越多的城投公司通过企业披露或官方披露等形式表明退出地方融资平台或不属于地方融资平台(简称“退平台”)。根据企业预警通统计,今年以来(截至2024 年10 月31 日,下同)共有327 家城投公司宣布“退平台”;数量虽然较上年有所下降,但仍为历史数据中的较高年份。

      从主体地区分布来看,声明主体涉及21 个省(市、区)。江苏、浙江和山东省作为东部经济大省,城投公司数量在全国各省中排在前列,这三个省声明“退平台”主体数量多的原因可能与自身城投公司数量较多,政府需要压降城投公司数量有关。另外,一些债务压力大,化债重点的省份也有较多的“退平台”主体。12 个化债重点省份中,天津、重庆、贵州在今年均有“退平台”主体。

      从声明主体行政级别看,声明主体中大多为区县级城投公司,占总数量的比重为59.26%.这可能是由于区县级城投公司往往存在所在区域财政实力不强、业务较少、信用资质较低等问题,因此风险较高。从行政级别看,声明“退平台”主体的主体级别集中在AA+和AA 级别,占比在45%左右。另外,声明“退平台”主体中,有77%的主体为发债公司。

      从原因上看,公布“退平台”的一个原因由于“名单制”监控隐性债务及化债政策,即融资平台“名单制”管理;另一个原因是地区政府出台政策文件压降融资平台数量。

      压降融资平台数量是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一项有效举措。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城投“退平台”实际上是其满足监管要求,满足剥离其作为地方政府融资职能的政策要求而做的行为,并不是为了突破监管融资限制。今年下半年“退平台”的公告表述与之前有一定差异。一些城投公司的公告表述为“公司隐性债务已清零,但经营性金融债务尚有存续;为落实国家融资平台转型退出要求,公开征求各金融债权人是否同意我公司退出融资平台名单意见”。出现这类表述的原因可能与网传央行、财政部等多部门在8 月联合印发的150 号文有关。网传150 号文提出对于2027 年6 月末未完成退出的企业将由省级政府接手并继续进行退出操作。这也反映出国家对于剥离城投公司融资平台职能的坚定决心。另外,对于这类公司后续信用状况分析,应重点关注其是否进行了“真转型”,因为退平台并不意味着完成了转型。另外,这类公司将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和自身的努力来解决债务问题。这也要求公司应提升其业务运作的效率和盈利水平。

      在本轮化债以来,越来越多的城投公司通过企业披露或官方披露等形式表明退出地方融资平台或不属于地方融资平台(简称“退平台”)。根据企业预警通统计,今年以来(截至2024 年10 月31 日,下同)共有327 家城投公司宣布“退平台”。基于此,本文将对这类宣布“退平台”的城投公司进行结构性梳理和分析。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