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投融资行业:山东省城投债篇:化债之年山东省城投债持续净流入

杨珊珊/蔡昊松 2024-11-13 16:06:15
机构研报 2024-11-13 16:06:15 阅读

  2023年,城投债集中到期产生的再融资需求和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推动山东省城投债发行规模增长,净融资规模呈现回暖,各地市发行及净融额与其经济及财政实力保持较大的关联度,济南、青岛发行和净融规模居于全省前列。2024年前三季度,山东省城投债仍维持净融入态势,但随着多项化债增量政策密集落地,净融资额同比有所下降;在宽资金面、资产荒背景下,叠加“一揽子化债”增量政策等利好,全国发行成本有所改善,山东省城投债发行成本同步走低,但仍维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2023年以来山东省终止审查金额显著上升,仍以区县级平台为主。

      山东省存量城投债规模占全国的比重稳步提升,但在“控增化存”背景下,山东省城投债余额增速有所回落,当前化债政策效果着重体现于净融压降、债务期限结构改善及融资成本走低等方面,而存量城投债规模仍维持高位。

      随着各项化债政策逐步强化、细化,未来化债进度会否提速仍有待观察。

      从地市间分布来看,存量城投债主要集中在青岛、济南、潍坊、济宁、威海等地市,且除济南外上述地市存量城投债层级以区县级为主;其中威海和潍坊存量余额相较其经济财政实力而言规模偏大。到期与回售方面,2024年以来山东省整体到期回售压力有所缓解,但对比各区域存量城投债规模而言,潍坊、威海和青岛到期滚续压力仍较大。

      近年来山东省城投债融资政策收紧,非标违约舆情及商票逾期等信用风险事件频发,城投平台再融资渠道受限,部分平台选择发行成本较高、期限较短的定融产品来补充资金,导致债务结构进一步短期化、高息化。同时,受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留抵退税等因素影响,地方政府财力有所收缩,部分区县广义债务率已超过400%,且部分主体受隐债、区域颜色等政策限制无法新增融资,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一揽子化债方案”出台后,“城投信仰”得以充值,在资金面宽松的背景下,山东省城投债发行环境有所好转,部分企业得以实现长期限置换短期限、低成本置换高成本,但仍需持续关注非标违约等负面舆情对山东省城投融资环境的影响,长期信用风险修复有待观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