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金融数据分析:货币政策的新目标、新效果、新环境
核心观点
我们认为,下一阶段国内货币政策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观察:一是从政策目标来看,推动价格温和回升已成为货币政策重要考量,可观察PPI 转正、CPI 修复的持续性等。二是从政策效果来看,已经能观察到股指、货币供应量等指标的变化,但信贷、房地产价格等仍在筑底。
三是从全球环境来看,美联储11 月再一次降息,但美国国债收益率与美元指数再次反弹至高位,人民币汇率稳定压力仍未解除。
一、当前货币政策坚持支持性立场,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促进价格回升仍然是货币政策重要考量。9 月24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提出货币政策的五个考量:支持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推动价格的温和回升;兼顾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和银行业自身健康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支持积极财政政策更好发力见效。11 月5 日的《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下一阶段“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精准性,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动增量政策落地见效”。11 月8 日的《2024 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再次强调要“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二、目前货币金融领域出现变化的指标主要包括股指、货币供应量、短期贷款增速等,而人民币信贷增速、房地产价格等指标仍在筑底。
10 月M1 同比-6.1%(前值-7.4%),年内首次反弹;M2 同比7.5%(前值6.8%),保持了6 月见底之后稳中有升的趋势;M1 同比与M2 同比之差这一指标也出现反弹,升至-13.6%(前值-14.2%)。10 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7.8%(前值8.0%),其中人民币信贷余额同比7.7%(前值7.8%),仍在下行趋势之中,企业债券余额2.2%(前值2.2%),地方政府债券余额增速15.2%(前值16.4%),结束了5 月以来的上行趋势。10 月金融机构短期贷款余额同比5.5%(前值5.2%),出现反弹。
三、尽管美联储于9 月启动降息,11 月8 日再次降息,合计降息75BP,但美元指数与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高位,中美利差的倒挂程度也没有收窄,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仍未完全解除。美国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截至11 月12 日收于4.43%,相比9 月18 日的3.70%出现明显回升。中美10 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利差从4 月末的-2.39%升至9 月末的-1.66%,但10 月末再次回落至-2.13%,11 月截止12 日扩大至-2.36%。美元指数从7 月1 日的105.8 回落至9 月30 日的100.8,但11 月12 日再次反弹至105.9。美元对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USDCNH)从7 月1 日的7.30 反弹到9 月30 日的7.01,但11 月12 日再次回到7.24。
投资建议
基于正文分析,我们认为下一阶段全球层面主要关注美国国债收益率与美元指数反弹的持续性;国内层面主要关注政策效果的逐渐释放,以及PPI 的转正与CPI 的持续修复。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格局变化的风险;
(2)逆全球化趋势升级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