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周观点:2024年第46周
电子行业:智驾芯片行业的春天
Q1:智能驾驶芯片是什么?MCU 及SoC 是两种典型的计算芯片。MCU 是指一种只包含单个CPU(中央处理器)作为处理器的传统电路设计。SoC 指片上系统,即一种集成电路设计,将特定应用或功能所需的所有必要组件及子系统集成到单个微芯片,包括将CPU、GPU(图形处理器)、ASIC(专用集成电路)及其他组件集成到单个芯片。SoC 凭借计算能力提升、数据传输效率提高、芯片使用量减少、软件升级更灵活等多项优势,已成为汽车芯片设计及应用的主流趋势。
Q2:智驾SOC 芯片的优点与挑战
SOC 具有减少体积、减少成本、低功耗高性能、提升系统功能的优点;但面临了制造瓶颈、封装瓶颈、测试瓶颈等方便的挑战。
Q3:智能芯片的技术趋势是怎样的
去MCU 需要一定时间,立即去除MCU 可能会存在安全性不足、内存有限、软件移植风险、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软硬件结合是智能驾驶的必由之路,地平线引领趋势-研发出高性能“BPU 纳什”。SOC 适应未来趋势,多厂商在向去MCU,单SOC等解决方案靠拢。
Q4:智驾芯片行业市场空间、竞争格局是怎样的
2023 年,自动驾驶乘用车全球渗透率达69.8%,在中国则达74.7%。其中,L1 级、L2 级、L3 至L5 级车辆于2023 年的渗透率在全球分别达 38.8%、31.0%及0.01%,自动驾驶乘用车的全球销量预计到 2028 年将达68.8 百万辆,渗透率为 87.9%。2023 年中国车规级SoC 市场规模达267 亿元,预计2028 年达1020亿元。国产SoC 市场主要参与者一共仅占7.6%的市场份额,自动驾驶芯片国产化前景广阔。
Q5:智能驾驶SOC 芯片的发展对哪个产业链环节、行业有益?生产环节,国内供应商有望脱颖而出。自动驾驶的算力需求会随着自动驾驶等级的提高而增加,上游SOC 芯片将明显受益。
L2 级别需要2 个TOPS 的算力,L3 需要24 个TOPS 的算力,L4 为320TOPS,L5 为4000+TOPS。
而随着SOC 的发展,SOC 的算力将逐渐满足自动驾驶等级的算力要求,助力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
投资建议:随着智能驾驶行业规范与量产要求进一步明确,智驾芯片持续迭代升级,智驾芯片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我们看好智驾芯片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快速渗透,受益标的:地平线机器人-W,黑芝麻智能,德赛西威,四维图新,国芯科技,联迪信息,汉鑫科技,万集科技,永新光学等。
风险提示:技术导入不及预期风险、客户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贸易摩擦加剧风险等。
银行行业:M1 增速环比改善,财政资金加快使用1、社融:主要贡献来自政府债。10 月社融新增1.4 万亿,同比少增4483 亿;存量社融增速7.8%,环比下降0.2pct。结构上,新增社融主要贡献来自政府债发行。(1)政府债:发行保持高位,当月新增1.05 万亿,同比少增5142 亿(主要是去年同期特殊再融资债发行高基数);新增政府债占新增社融的75%。(2)贷款: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2988 亿,同比少增1849 亿。(3)表外融资:未贴现银票减少1398 亿,同比少减1138 亿;委托贷款减少217 亿,信托贷款减少172 亿。(4)直接融资:企业债券新增1015 亿,同比少增129 亿;股票净融资283 亿,同比少增38 亿。
2、信贷:四季度贷款投放进入淡季,居民部门边际改善、企业部门仍待修复。10 月金融数据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5000 亿,同比少增2384 亿。贷款余额同比增速8%,环比下降0.1pct。
四季度贷款增速季节性放缓符合预期。分部门来看:
(1)地产一揽子支持政策下,居民住房贷款增长有所好转。10 月住户贷款新增1600 亿,同比多增1946 亿。其中,中长贷新增1100 亿,同比多增393 亿;显示住房贷款增长好转。一方面,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之后,存量与新增按揭利差明显收窄,预计居民提前还贷情况改善;另一方面,10 月地产销售回暖,按揭贷款新投放情况亦有所改善。价格来看,10 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降至3.15%,处于历史低位。住户短贷新增490 亿,同比多增1543 亿。或受益于国庆长假、双十一提前、消费品以旧换新。
(2)企业部门加杠杆意愿仍不足。10 月企业贷款新增1300 亿,同比少增3863 亿。其中,企业短贷、中长贷、票据融资分别 -1900 亿、+1700 亿、+1694 亿,同比少增130 亿、2128亿、1482 亿。结合10 月票据利率走势和经济数据看。10 月票据贴现利率中枢下行至低位,显示月末银行票据冲量需求较高;在积极政策驱动下,尽管10 月PMI 数据有所改善,但主要是生产活动带动、新订单环比改善幅度较小;CPI、PPI 亦仍延续低位。综合来看,企业部门预期有所改善,但由于需求修复仍待观察,企业加杠杆投资扩产意愿仍然不足,从宽货币到宽信用仍需时间。
3、存款:M1 增速环比改善,财政资金加速投放。10 月M1 同比下降6.1%,增速环比改善1.3pct。
M2 同比增7.5%,增速环比提高0.7pct。M1 增速环比改善或主要得益于房地产销售改善,以及财政资金加速下发。从各类存款变化来看:(1)财政存款新增5952 亿元,同比少增7748亿,亦明显低于历史同期;反映财政支出加快,有助于改善企业现金流。(2)非银存款新增1.08 万亿,同比多增5732 亿,或与风险偏好回升,机构资产配置行为变化有关。(3)居民存款减少5700 亿,同比少减669 亿;企业存款减少7300 亿,同比少减1352 亿。
总结:10 月社融信贷数据总体符合预期,出现居民信贷投放边际好转、M1 降幅环比收窄的积极变化,但企业部门融资需求仍待修复。往后看,随着支持性货币政策和财政化债的发力,有助于企业经营性现金流改善。企业融资扩表仍待观察需求端情况。
银行投资建议:净息差预期企稳+资产质量改善有望带来银行盈利预期逐步改善。在货币政策主要掣肘于净息差的提法下,后续政策将引导存贷款市场定价机制联动性加强;叠加逆周期调节政策逐步落地,经济复苏和实体需求有望逐步修复,预计银行净息差趋于稳定,明年年内企稳概率加大。同时,财政政策落地显效有望缓解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相关资产质量压力,改善银行资产质量预期。净息差预期企稳+资产质量改善有望带来银行盈利预期逐步改善。
银行股处于利空已出尽、估值仍低位、股息收益率高且稳定的较为舒适配置阶段。推荐两条主线:①短期关注顺周期、高成长绩优股。在当前财政、货币政策持续加大力度的趋势下,看好与经济预期修复相关性强、业绩释放空间更大的强经济区域龙头银行。包括宁波银行、杭州银行、江苏银行、常熟银行。②中长期关注稳定高股息标的。考虑包括险资、养老金等中长线资金增配权益、广谱利率仍处于下行通道,中长期维度看好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重点关注国有大行。财政计划增发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将有助于缓解资本约束,增强国有行未来分红的稳定性、可持续性。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实体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政策力度和实施不及预期导致风险抬升资产质量大幅恶化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