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行业报告:特斯拉引领新纪元 自动驾驶迎来新一轮投资机遇

彭琦 2024-11-15 12:39:14
机构研报 2024-11-15 12:39:14 阅读

  报告要点:

      特斯拉预计Robotaxi 在26 年生产,27 年量产,但我们认为若25Q1通过中国和欧洲审批,Model 3/Y 将率先体验无人驾驶功能,或将有成为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可能性。其他新能源车厂纷纷跟进Robotaxi,有望带动电子零部件的需求。我们将梳理自动驾驶相关零部件产业:

      车载摄像头(CIS):自动驾驶等级提升带动车载摄像头需求,进一步带动CIS 需求。摄像头的主要增量来自前视,且呈现多目化和高像素化趋势。双目和三目因精准度更高逐渐成为主流,8M CIS 相较1-2M具有更好的数据抓取能力,将带动高像素前视CIS 需求。

      存储芯片:DRAM从L1/L2 的LPDDR4 逐步升级为L4/L5 的GDDR6,L5 带宽约是L1 的9 倍;NAND 从L1/L2 的eMMC 升级为L4/L5 的PCIe,L5 容量约是L1 的20 倍。Nor Flash 搭载量为十几颗到几十颗,智能汽车EEPROM 的搭载需求达到30-40 颗。汽车存储芯片在汽车半导体的价值占比从2023 年的8%提升至2028 年的10-11%。

      无线充电模组:无人驾驶实现全流程无人化操作仍需解决无人充电问题,特斯拉提交四项磁场共振充电技术或将成为答案。目前无线充电设备功率与交流充电桩相当,随着成本逐步下降,中长期内将对其形成替代效应。目前有研究团队开发出100kW 的无线充电设备,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长期将有望替代部分直流充电桩。

      SoC:汽车向集中式域控制器架构转变带动对SoC 用量需求,2024-2028 年全球和中国ADAS 应用的SoC 市场规模CAGR 达到24%和23%。在高阶智驾功能发展中,需要更大算力SoC 芯片(≥100TOPS)支撑新算法和更先进的整车EE 架构(中央计算+区域控制)。

      智能座舱:智能座舱通过人机交互、网联服务、场景拓展三个维度为驾乘人员提供安全、智能、高效、愉悦等综合体验,而功能的实现需要显示设备和通信模组等部件的参与,随着功能的增加和智能座舱渗透率的提升,带动相关部件的需求。2022-2025 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CAGR 达到10%和12%,且2022 年中国智能座舱渗透率领先全球11 pct,未来几年差距仍不断扩大。

      PCB:汽车电气化进程持续加深,预计2030 年汽车电子占汽车整体成本比重达到50%,带动PCB 用量持续增加。细分产品方面,智能座舱和ADAS 所需的数据传输速度要求较高,将带动多层板和HDI 用量进一步提升,尤其是HDI 在2022-2028 年用量CAGR 达到16.5%,高于7.1%的PCB 整体增长水平,其次为软板,CAGR 为9.1%,多层板达到7.1%。

      建议关注

      CIS:韦尔股份、思特威、格科微

      车载存储:兆易创新、北京君正、东芯股份

      无线充电模组:立讯精密

      磁性材料:天通股份、中科三环、宁波韵升

      模拟芯片:圣邦股份、纳芯微、思瑞浦

      智能座舱:兆威机电、德赛西威

      PCB:世运电路、景旺电子、沪电股份

      风险提示

      上行风险:自动驾驶进度超预期推进;各国政府提前通过无人驾驶审批;无线充电功能加速上线

      下行风险:宏观经济下行;各新能源车厂自动驾驶进度不及预期;无线充电功能上线进度不及预期;其他系统性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