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消费观察:销售回暖 以旧换新政策助力

宋小雯 2024-11-15 16:29:22
机构研报 2024-11-15 16:29:22 阅读

  近日“双十一”大促落下帷幕。“双十一”是观察国内消费趋势的重要窗口,我们对今年数据简评如下。

      一、平台促销周期拉长,全网销售额增速反弹

      据星图数网统计,2024 年“双十一”期间全网实现销售额1.44 万亿元,相比去年增长26.6%。尽管有去年低基数的影响,我们认为这一销售表现仍能反映国内消费动能企稳回暖的迹象。一是用户的消费意愿迎来提升,例如天猫88VIP 下单人数同比增长超50%,京东购物用户数同比增长超20%,苏宁易购超120 家门店客流增长超六成。二是量价关系也出现改善,2023 年销售额增速大幅落后快递量体现单价下行压力(销售额+2.1%,快递量+23.2%),今年快递量和销售额增速则相对平衡(销售额+26.6%,快递量+21.4%)。

      值得注意的是,2024 年数据对于消费的实际反弹力度可能存在一定程度高估。由于今年多家平台拉长了“双十一”活动时长,星图也相应调整数据监测周期,如阿里平台的数据范围从去年的12 天拉长至今年29 天,可比性受到影响。部分业内人士指出,在相同的时间周期里,国内主流电商平台的GMV 同比增速预计处于10%—25%之间。

      二、重点品类双位数增长,家电受益国家补贴催化家用电器、手机数码、服装继续稳居“双十一”TOP3,分别实现1930/1706/1664 亿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6.5%/23.1%/21.4%,销售额合  计占比44.8%,较去年提升1 个百分点。此外,个护、鞋箱包、食品饮料、运动户外等大品类的销售额也实现了双位数增长。

      以旧换新政策助力,家电亮点突出。“双十一”期间,家电品类的销售额占比达到16.3%,在TOP10 品类中提升明显(0.7 个百分点)。海尔、美的、追觅、戴森等139 个家电品牌成交额破亿。今年“以旧换新”与“双十一”首次合体,家电可享受平台大促优惠叠加政府补贴的双重优惠力度。

      在商务部规定的空调、冰箱等八个核心品类1基础上,湖北、江苏、甘肃等省份陆续推出以旧换新品类扩容,扫地机器人、电饭煲、烤箱等小家电也纳入补贴范围;天猫平台新增90 余个可叠加优惠的小家电和智能家居品类。优惠加码叠加品类扩容,刺激家电销售表现亮眼。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11 月8 日,全国家电以旧换新购买人数突破2000 万,购买台数突破3000 万,带动销售额1377.9 亿元。京东披露,“双十一”期间,519 个家电家居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200%。美的集团公布,10 月1 日至11 月11 日,以旧换新产生零售额超百亿元,同比增长超30%。

      三、直播模式继续领跑,平台壁垒逐渐开放

      直播电商高速增长,渗透率提升。2024 年“双十一”期间,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综合电商平台总计销售额达11093 亿元,同比增长20.1%,天猫居首位;抖音、快手、点淘等直播电商平台日趋成熟,总计销售额达3325亿元,同比增长54.6%,抖音居首位。从格局看,综合电商平台仍占主流,但销售占比较去年同期继续下降4.2pct 至76.9%。

      互通互联,打破平台壁垒。今年“双十一”,平台间的开放融合成为新趋势。支付层面,9 月底淘宝平台全面接通微信支付,10 月底京东App开通支付宝付款。物流层面,淘宝天猫正式接入京东物流,京东接入菜鸟速递和菜鸟驿站。存量竞争时代,开放和互通已成为互联网平台的必然选择,有助于改善购物体验,进一步打开增量空间。自2022 年起,各大平台不再披露“双十一”具体销售额数据;今年,平台开始尝试突破低价内卷的“恶性螺旋”,弱化绝对低价策略,优化营商环境。合作共赢、良性竞争的行业基调逐渐显现。

      展望来看,第一,线上渗透率持续提升,“双十一”销售回暖有望对四季度社零增长动能形成边际提振。第二,考虑到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社零增长的贡献度,2025 年相关政策预计将继续成为扩内需的重要  抓手。在11 月8 日的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指出明年将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品种和规模。当然,更为关键的是提振社会各方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方能畅通国内大循环。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