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混动的加电趋势 关注电领域再进化

刘乐/陈烨尧 2024-11-18 13:52:31
机构研报 2024-11-18 13:52:31 阅读

  报告要点

      小鹏推出430km 纯电续航,混动领域呈现“加电”趋势11 月6 日小鹏,小鹏汽车举办“小鹏AI 科技日”,推出“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的增程系统。该体系基于全域800V 高压碳化硅平台,搭载了5C 超充AI 电池、混合碳化硅同轴电驱、静音增程器(运行噪音仅为1dB),以及AI 电池医生和AI 动力功能。实现纯电续航达430km 水平。

      5C 超充AI 电池可实现“1 秒充电1 公里”,12 分钟即可充满80%。同时小鹏还发布了全新一代混合碳化硅同轴电驱,电驱CLTC 效率高达93.5%,并且体积仅为上一代电驱的三分之一。除小鹏以外,去年以来混动/增程领域纯电续航增加趋势明显。如2023 年岚图FREE、东风纳米、理想L7\L8、比亚迪汉DM、深蓝S7 增程版等,均提供了纯电续航200km 以上版本。

      而零跑C10\C11,问界M5\M9、岚图追光PHEV 等则达到了纯电续航250km以上水平。2024 年零跑C10、深蓝L07 增程版则再次提高纯电续航选项达到300km 以上水平,混动领域“加电”趋势明显。

      小鹏的“下一代增程技术”与零跑的“再做增程已无必要”混动加电背后是成本、技术、需求与未来大趋势的整体结果。成本方面,国内磷酸铁锂电芯(动力型)至10 月份已经降低至0.32 元/Wh,较2023年降幅超过60%。技术方面,高倍率超充、高压快充快速发展带动电车补能便利性增加。需求方面,从消费者反馈看由于用电价格较低叠加纯电驾驶感受好,大量插混用户日常用车以纯电模式为主,混动/增程架构主要用于应对长途充电焦虑。而从未来自动驾驶趋势看,为了实现全车线控以及给全车智能电子设备供电,纯电架构化以及大带电量同样是趋势。

      因此,综合来看新能源车市场有从当前混动为主,向未来有“泛电化”转型的趋势。近期表现可推演为高端市场呈现小鹏汽车的“下一代增程技术”发展趋势,大众化市场呈现零跑创始人朱江明宣称的“再做增程已无必要”趋势。主要原因在于,大电池混动车由于电池增加重量和体积大,需要在技术层面进一步提升三电系统效率,降低其重量和体积,典型代表如使用同轴电驱等,优势在于可以兼顾体验与续航焦虑,同时通过提升快充、超充技术,降低充电焦虑。缺点在于成本高,只有高端车有搭载的价值。而对于中低端车来说,考虑到电池成本的下行,同时由于成本限制无法做更进一步的电驱技术创新,直接将增程器去掉将成本用于多加电池,能够显著提升续航里程,从而创造产品溢价。中高端和大众化两个市场的“加电”趋势有可能按上述两个路线持续进化。

      投资建议:

      关注高端混动“加电”以及大众化市场向纯电转型的趋势。关注高压快充、高倍率电池及上游产业链机会。关注同轴电驱发展机遇及核心零部件商双环传动的机遇。关注“加电”背景下,固态电池相关机会。

      风险提示:

      科技进步不及预期风险,技术转型节奏不及预期风险等。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