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检测氢能近期关键词:化债、筑底、能源法
环保:化债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建设美丽中国方案下中长期仍有增长潜力
自9 月底以来,促进并购重组和大力化债政策陆续发布,环保行业中小市值公司较多且机构持仓比例低,环保板块行情跌宕起伏,10 月12 日至今环保(长江)板块股价涨幅13.4%,超过同期沪深300 涨幅(1.3%)和全部A 股涨幅(8.2%)。
化债政策的落地预计将带来TO-G 业务较高的环保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修复预期。估值短期可能存在情绪面的超涨,此时前期市场关注度较低、估值低位的环卫、监测设备、环境修复、水环境治理领域的龙头预计均将受益,例如碧水源、盈峰环境、玉禾田等。
决定股价中长期走势的关键为环保行业后续是否仍有持续增长的空间。从节能环保财政支出来看,2019 年为顶峰(7444 亿元),此后下降至2021-2023 年的均值(5522 亿元);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虽然已取得显著的成效,但仍大有可为,年初发布的美丽中国建设方案提出了至2027年、2035 年的阶段性目标,大气、水环境、土壤、固废领域均有目标的升级;且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也将纳入到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中;预计地方财政在经历化债缓解支出压力后,环保仍将为重点投入方向之一。关注:1)业绩增长稳健、应收款项绝对值大但风险低、分红率有提升预期的水务运营(兴蓉、洪城等)、垃圾焚烧(瀚蓝、光大、伟明、三峰等);2)政策鼓励、渗透率持续提升的新能源环卫装备领域(宇通重工、盈峰、福龙马等);3)扎根主业且第二成长曲线见效快的龙净环保等;4)化债带来边际改善类(碧水源、玉禾田等)。
检测:业绩筑底过程中,行业从粗放扩张过渡到精耕细作阶段宏观经济弱势带来检测营收和利润承压,2025 年预期回暖。检测服务的需求来源于政府监管、企业新品研发、企业产品抽检,行业需求与经济活跃度和研发投入、政府支付能力密切相关。
2023 年初至今年10 月份的22 个月份中制造业PMI 指数仅有7 个月在荣枯线以上;今年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速仅为2.1%。我们统计15 家检测服务公司2024Q1-3 营收同比增4.7%,略低于2023 年全年营收增速(5.5%);其中2024Q1/Q2/Q3 营收同比增3.8%/7.5%/2.6%,归母净利润同比-30.7%/-12.9%/-5.3%,行业需求侧还未迎来拐点。在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推出并落地的预期下,企业生产和研发积极性有望提升,带来行业需求的回暖。
检测检测龙头的经营思路从“跑马圈地的粗放扩张阶段”过渡到“精耕细作的效益提升”阶段。
中长期视角来看,检测服务行业具备永续增长属性、龙头份额缓慢提升的逻辑并未发生变化,在SGS 百年历史中历经风雨仍旧能够保持稳定的营收和利润增长。2023 年以来,内外交困背景下,多数检测龙头经营重心从投资扩张演变到精细管理,放缓人员和产能扩充、优化业务结构、强化账款回笼;再加上业内中小机构的淘汰出清,行业竞争格局有望企稳并逐步改善。
选股策略上,优选布局新质生产力、降本增效效果显现的综合性服务龙头,重点推荐:广电计量、华测检测等,左侧关注业绩拐点预期的谱尼测试、苏试试验、信测标准等。
氢能:纳入能源范畴,规划阶段性考核年份临近,发展有望提速
11 月初发布的《能源法》将氢能列入能源范畴,在法律层面予以认可,有望推动全国放开制氢、加氢站、储运氢的报批和建设限制,降低无效成本支出;临近2025 年氢能中长期规划考核年份,氢能应用有望加速落地。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重点看好电解槽、输氢管道、压缩机、储氢瓶、燃料电池系统等核心零部件投资机会;关注冰轮环境、华光环能、亿华通等。
风险提示
1、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2、项目进度低于预期风险;3、未能及时调价与收费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