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修复系列1:病理与诊疗方案
资产负债表衰退源自资产泡沫破裂
资产负债表衰退源自资产泡沫破裂,私人部门从追求利润最大转为追求债务最小,经济陷入“需求下降→价格下跌→需求下降”的循环。泡沫破灭带来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如股票或房产价格),使得私人部门资产端大幅缩水,而由于负债是刚性的,当负债超过资产的市场价值时,所有者权益将转为负值,这时私人部门从追求利润最大转为追求债务最小,减少信贷和支出。而随着私人部门减少投资和消费,同时增加储蓄偿还债务,总需求逐渐下降,经济疲弱开始显现,通缩压力加大,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与需求下降形成负向螺旋。
中国四部门资产负债表拆分
居民资产分为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两大部分,其中住房占比最高(40.4%,2019 年,下同),股票及股权(29.6%)、存款(19.5%)次之。居民负债占总资产比重10.8%,其中住房贷款占比最高(5.3%),非住房消费贷款(2.4%)、经营贷款(2%)次之。房价下跌引发财产净收入下滑是居民部门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居民部门贷款意愿下降、存款意愿提升。
非金融企业部门资产分为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两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固定资产(27.9%)和存货(19%)。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占总资产比重60%,主要集中在贷款(18.7%)和应付账款(14.7%)。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受损主要来自两部分,一方面,居民部门减少借贷和支出,导致企业部门收入减少,资产端缩水。另一方面,资产价格下跌(如房地产等)会导致企业部门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资产缩水,当资产端增速小于负债时,所有者权益缩水,企业经营目标转为追求债务最小化,由此减少借贷和投资,这也可能进一步引发居民部门缩表。
政府部门非金融资产主要集中在国有建设用地(15.7%),金融资产主要集中在持有企业股权(42.3%)和存款(16.9%)。政府部门负债占总资产比19%,主要以债券形式存在,可分为中央政府债务8.4%和地方债务10.7%。政府部门资产负债表受损或主要来自私人部门缩表导致的税收收入减少,以及资产跌价导致的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和企业股权等权益资产缩水。而由于收入下滑导致收支缺口扩大,政府部门通过增发国债等方式弥补赤字,由此导致政府部门负债端扩张。
资产方看金融机构部门资产主要集中于贷款(41%)和债券(19%)。负债方看金融机构部门负债主要集中于存款(52%) 和证券投资基金份额(18%)。需求偏弱叠加价格低位运行,私人部门储蓄意愿增强而贷款意愿下降,金融机构部门缩表,私人部门偿债能力下降或导致金融机构不良率提升。
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关键在于提振需求、改善预期,打破负向螺旋当前主流的资产负债表周期理论包括辜朝明的“阴阳”经济周期理论和瑞·达利欧的债务周期理论。
打破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负向螺旋,关键在于提振需求、改善预期,刺激私人部门借贷和支出,这时往往需要货币和财政政策的配合发力。
货币宽松通过降低借贷成本、提高投资收益相对价值刺激私人部门增加借贷和支出。①传统货币宽松(如降息等):产生积极的财富效应;减少月度还款额,降低信贷购物的难度;减轻偿债负担。②量化宽松(QE):增加银行储备金;降低长期利率;资产价格效应。通常是在降息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采取的更大力度的宽松措施。
财税减免可以通过降低税负来增加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和企业部门净利润,增加居民和企业可用于投资的资金,由此刺激私人部门增加借贷和投资。
政府支出型的财政刺激(如增发国债)通过创造新的需求,拉动私人部门生产运转,增加私人部门借贷和支出。
当资产负债表严重受损时,货币宽松和财政减税可能陷入“推绳子”陷阱,需要结合政府支出型的财政刺激更有效。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政策推进力度不及预期;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报告中提及行业和公司不代表投资建议;“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本身存在局限性,不能与我国情况进行简单类比。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