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2024年1-10月房地产数据点评:销售量价边际改善 开发投资尚未好转
事项:
统计局公布2024 年1-10 月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数据。2024 年1-10 月,房地产开发投资86309 亿元,同比-10.3%;房屋新开工面积61227 万㎡,同比-22.6%;房屋竣工面积41995 万㎡,同比-23.9%;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77930 万㎡,同比-15.8%;新建商品房销售额76855 亿元,同比-20.9%;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87235 亿元,同比-19.2%。
国信地产观点:1)10 月销售同比降幅大幅收窄,9 月末需求端政策效果显现。2)商品房销售均价同比跌幅收窄,二手房价修复情况好于新房。3)地产开发投资降幅重新扩大,房企到位资金降幅持续收窄。4)新开工降幅扩大,竣工降幅收窄,单月波动较大。5)投资建议:随着9 月末需求端政策效果显现,销售量价指标均边际改善,但开发投资尚未好转。后续地产板块的行情演绎将取决于存量土地回收和城中村改造扩围等政策的落地进度及楼市量价修复的持续性。个股端持续推荐保利发展、中国海外发展、华润置地、越秀地产、贝壳-W。6)风险提示:利好政策落地效果及后续推出强度不及预期;外部环境变化等致行业基本面超预期下行;房企信用风险事件超预期冲击。
评论:
10 月销售同比降幅大幅收窄,9 月末需求端政策效果显现2024 年1-10 月,商品房销售额76855 亿元,同比-20.9%,降幅较1-9 月收窄了1.8 个百分点;10 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额同比-1.0%,降幅较9 月大幅收窄了15.3 个百分点。
2024 年1-10 月,商品房销售面积77930 万㎡,同比-15.8%,降幅较1-9 月收窄了1.3 个百分点;10 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1.6%,降幅较8 月大幅收窄了9.4 个百分点。
观察相对历史同期的销售规模,10 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分别相当于2019 年同期的62%和54%,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较前期低点有所改善。9 月末出台的一系列需求端利好政策效果较为明 商品房销售均价同比跌幅收窄,二手房价修复情况好于新房2024 年1-10 月,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9862 元/㎡,同比-6.1%,降幅较1-9 月收窄了0.7 个百分点;10月单月,商品房销售均价10430 元/㎡,环比+10.3%,同比+0.6%,较9 月提升了6.6 个百分点。
从城市维度看,2024 年10 月,70 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6.2%,降幅较9 月扩大了0.1个百分点,环比-0.5%,降幅较9 月收窄了0.2 个百分点;70 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8.9%,降幅较9 月收窄了0.1 个百分点,环比-0.5%,降幅较9 月收窄了0.4 个百分点,尤其一线城市环比+0.4%,为13 个月来首次转正。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修复情况好于新房。
地产开发投资降幅重新扩大,房企到位资金降幅持续收窄2024 年1-10 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86309 亿元,同比-10.3%,降幅较1-9 月扩大了0.2 个百分点。10 月单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12.3%,降幅较9 月扩大了3.0 个百分点。
2024 年1-10 月,房企到位资金87235 亿元,同比-19.2%,降幅较1-9 月收窄了0.8 个百分点;10 月单月,房企到位资金同比-10.8%,降幅较9 月收窄了7.7 个百分点。
拆解房企资金来源,2024 年1-10 月,国内贷款12400 亿元,同比-6.4%;定金及预收款26444 亿元,同比-27.7%;个人按揭贷款12436 亿元,同比-32.8%。销售回款持续改善,对房企资金的拖累逐步减轻。
新开工降幅扩大,竣工降幅收窄,单月波动较大2024 年1-10 月,房屋房屋新开工面积61227 万㎡,同比-22.6%,降幅较1-9 月扩大了0.4 个百分点;10月单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26.7%,降幅较9 月扩大了6.8 个百分点。
2024 年1-10 月,房屋竣工面积41995 万㎡,同比-23.9%,降幅较1-9 月收窄了0.5 个百分点;10 月单月,房屋竣工面积同比-20.1%,降幅较9 月收窄了11.3 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
随着9 月末需求端政策效果显现,销售量价指标均边际改善,但开发投资尚未好转。后续地产板块的行情演绎将取决于存量土地回收和城中村改造扩围等政策的落地进度及楼市量价修复的持续性。个股端,持续推荐保利发展、中国海外发展、华润置地、越秀地产、贝壳-W。
风险提示:
利好政策落地效果及后续推出强度不及预期;外部环境变化等致行业基本面超预期下行;房企信用风险事件超预期冲击。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