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报:资金透视 逆势资金仍有支撑
核心观点
受到海外政策不确定性、监管规范的影响,上周市场缩量调整,交易型资金热度边际降温:①散户资金上周转向净流出,为9.24 以来首次;②融资余额自上周后半周(11.14-11.15,下同)开始回落,资金交易活跃度回落至9.6%(11.15)。但逆势资金或为近期托底A 股资金面主要力量:①宽基ETF于上周后半周转向净流入,累计净流入254 亿元,目前12 支中证A500 ETF募集接近尾声,后续或仍为A 股提供增量支撑;②截至11.18,已有145 家A 股上市公司发布148 份回购增持贷款公告,贷款金额上限合计342 亿元,叠加上周末市值指引新规落地,逆势资金后续或仍有净流入动力。
外资交易活跃度回升,主动配置型外资延续净流出我们以日均成交额作为日均净买入额的代理指标观测(4Q23 以来,两者趋势基本一致),上周北向资金日均交易额回落至2657 亿元,交易活跃度环比小幅回升至12.4%,仍处于2014 年以来的相对高位。以EPFR 统计的配置型外资中,2024.11.06-2024.11.13,配置型外资净流出66 亿元,环比前期净流出规模有所扩大,其中主动配置型外资连续净流出五期,本期净流出17.1 亿元,被动配置型外资净流出48.9 亿元,环比上期净流出规模有所扩大。截至9 月底,外资在新兴市场中配置A 股比例仅为4.5%,与2023 年3 月(7%)相比仍具有提升空间。
交易型资金交易热度边际降温,宽基ETF 于上周后半周转向净流入短线资金方面,上周散户资金转向净流出(179 亿元),为9.24 以来首次单周净流出;上周融资净流入318 亿元,交易活跃度环比回落至10%,虽处于历史高位区间,但边际来看,活跃度环比收窄,11.15 融资活跃度回落至9.6%水平;结构上,融资资金净流入电子、计算机、基础化工等行业,流出非银行金融、食品饮料、有色金属等行业。超长线资金方面,ETF 上周净流出30 亿元,宽基指数净流出77 亿元,但趋势来看,11.14-11.15,ETF转向净流入,板块中,科技板块净流入规模居前,行业ETF 中,跟踪电子、医药、非银金融指数的ETF 净流入规模居前。
公募基金新发连续三周超百亿,百亿私募基金仓位创新高基金端,上周新成立偏股型基金440 亿份,环比上上周强度提升;存量基金中,股票/混合基金权益仓位环比小幅回落,普通股票型仓位/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分别为87%、82%。从新发基金占比来看,近期债券型基金发行占比有所回落。根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11.1,百亿元级股票私募机构仓位指数值达79.1%,创出年内新高,较上上周提升4.39 个百分点,也创出了今年单周加仓幅度的最高纪录;57%的百亿私募仓位处于重仓或满仓水平。且私募基金积极自购,截至11.11,今年以来共有14 家私募证券管理人合计自购旗下产品共计7.03 亿元。其中,百亿级私募为自购主力。
四大期指主力合约基差整体下行
上周四大期指主力合约全部下挫。期现价差方面,四大期指主力合约基差整体下行,IF 主力合约期现价差由8.15 点收敛至6.37 点,IH 主力合约期现价差从14.86 点收敛至 4.55 点,IC 主力合约期现价差从-48.44 点收敛至-11.28 点,IM 主力合约从-41.32 点收敛至-22.51 点。跨期价差方面,IF 跨期价差由6 点下行至-43.6 点,IH 跨期价差由19.4 点下行至-13.4 点,IC 跨期价差-171 点扩大至-239 点,IM 跨期价差由-224.6 点扩大至-319.8 点。从前20 席位持仓变化来看,上周IF 净持仓空头减少3407 手、IH 净持仓空头减少2452 手、IC 净持仓空头减少5819 手、IM 净持仓空头减少 5935 手。
风险提示:1)估算模型失效;2)数据统计口径有误。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