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报:外资与南向分歧加大

王以/方正韬 2024-11-19 17:38:15
机构研报 2024-11-19 17:38:15 阅读

核心观点:外资与南向分歧加大

    上周港股回调,外资和空头是流出主力,南向资金是主要韧性项:1)外资,主动配置型外资净流出规模扩大,被动配置型外资转为净流出,交易盘净流出规模有所收窄;近期海外流动性边际紧缩或为外资流出主因,但短期可能迎来阶段性缓释;2)南向,上周单周净流入创年内新高,交易占比升至四成以上,AH 溢价回升至我们测算的合理区间上沿;结构上,继续加仓新经济和红利板块,并呈现高位向低位切换的迹象;3)产业资本,上周回购热度整体回升,保险回购额环比增加幅度居前;4)空头,上周恒生指数日均沽空比例回升至15%+,单日来看周四一度升至16%+、周五回落。

    外资动向:海外流动性边际紧缩下配置型外资净流出规模扩大11 月7 日至11 月13 日,以EPFR 口径统计的配置型外资净流出港股,净流入ADR 规模扩大。配置盘,港股主动外资净流出规模扩大至2.83 亿美元(vs 前一周净流出2.07 亿美元),连续5 周净流出;被动外资转为净流出4.22 亿美元(vs 前一周净流入2.51 亿美元)。交易盘,我们测算的净流出规模收窄至33.96 亿美元(vs 前一周净流出56.35 亿美元)。近期海外流动性边际紧缩或为外资流出主因,我们在2024.11.17《如何理解港股近期调整?》中指出,美国股债汇走势分化、市场对偏鹰的联储表述和较强的美国零售数据已有定价或指向海外流动性紧缩压力短期可能迎来阶段性缓释。

    南向资金:南向单周净流入创年内新高,交易占比升至四成以上上周南向净流入规模扩大至332.38 亿人民币,南向交易占比44.65%。截至11 月15 日收盘,AH 溢价升至149 左右,根据我们构建的AH 溢价模型和敏感性分析,随着美元指数中枢抬升,新的AH 溢价合理波动范围大致为142-149,中枢为145,当前实际AH 溢价处于 “合理”区间上沿附近。行业维度,上周电子、医药、商贸零售、汽车、银行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居前,非银、消费者服务净流出规模居前。个股维度,净流入规模居前的包括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中国平安/舜宇光学科技等,净流出规模居前的包括香港交易所/美团-W/中国移动/中国海洋石油/融创中国等。

    产业资本:回购热度整体回升,保险回购额环比增加幅度居前上周回购热度整体回升:回购案例数248 起,较前一周增加43 起,回升至2023 年以来85%分位数以上;回购额33.72 亿港元,较前一周增加10.51亿港元;回购市值比回升至万分之0.66;回购额、回购市值比回升至2023年以来中枢以上。行业维度:1)考察回购额,银行、软件与服务、保险等回购额居前,保险、耐用消费品与服装、运输等回购额环比提升,银行等回购额环比回落;2)考察回购市值比,运输、保险、软件与服务、银行、食品饮料等回购市值比居前。个股维度,回购额居前的包括汇丰控股/腾讯控股/友邦保险/中远海控/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太古股份公司A/中国移动等。

    情绪跟踪:恒生指数日均沽空比例回升至15%以上1)估值与风险溢价:上周恒生指数PETTM 回落至8.83x,风险溢价(相对美债)回升至6.89%,接近滚动5 年均值;2)空头头寸:上周恒生指数日均沽空比例回升至15.28%,单日来看上周四最高回升至16.69%,周五回落;其中,港股互联网日均沽空比例回升至15.44%,港股地产沽空比例回升至11.24%;3)看跌看涨期权比率:上周恒生指数看跌看涨期权比率小幅回落至0.92;4)权证成交额:上周香港衍生权证成交额、占主板总成交额比重分别小幅回落至82.28 亿港元、4.32%。

    风险提示:估算模型失效;数据统计口径有误。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