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基金专题:如何看待30年国债指数ETF(511130)配置价值?
长期维度来看,在利率中枢趋势下行的背景下,超长国债的配置价值持续凸显。
从政府债托管和二级市场成交数据来看,保险通常是超长国债的主要配置机构,券商通常是以交易为主。
对于保险配置需求:
一是保费收入维持平稳增长;二是偿二代新规引导险企被动增配固收类资产;三是新保险合同准则下,负债端波动加大。
对于银行配置需求:
在大规模化债和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银行量价资产荒或将延续。
展望未来走势,我们认为从现在到明年一季度,债市会基于政策预期、宽财政与宽货币组合、债券供给等因素反复博弈,超长端趋势性机会可能仍需等待。
但从交易属性而言,超长债可以提供更具“进攻性”的波段机会;从配置属性而言,超长债静态占优,机构可以积极参与。
投资价值方面:
30 年国债指数ETF 兼具现券特征和场内ETF 投资便利性,同时,还具备牛市收益高、策略多样性等优势。
相较于国债期货,30 年国债指数ETF 在交易门槛、风险控制、期现套利等多个方面也具有优势。
具体产品方面,建议关注博时基金的30 年国债指数ETF(511130.SH)。
该基金跟踪上证30 年国债指数,作为较好的组合管理工具,不管用于平衡组合久期还是对冲权益仓位,其配置价值、交易价值都较为突出,且是稀缺的存量品种。
从高负相关性+高相对收益两大维度来看,30 年国债指数ETF 天然适合同宽基股指ETF 构建投资组合。一方面,2012 年以来,上证30 年国债指数和沪深300 指数相关系数=11%左右,2023 年以来更是来到了-30%上下,负相关性明显。另一方面,久期影响+利率中枢下行,上证30 年国债指数出现明显超额收益。
由于上证30 年国债指数和宽基权益指数的良好负相关性,结合固收+产品回撤控制的刚性需求,组合的构建可以采用风险中性策略。从历史回测上看,这一组合表现强劲,交易费率双边千六的情况下,2016 年以来我们构建的这一风险平价模拟组合年化收益7.5%左右,最大回撤不超过10%,2017年以来每年最大回撤不超过5%。2024 年年初至11 月13 日,策略区间收益率19.32%,最大回撤仅2.0%,卡玛比9.80。无论是相较于单股/单债,还是相较于固收+产品指数,这一组合表现都明显更优。
风险提示: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业绩,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宏观政策不确定性,市场走势不确定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