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交易所及银行间托管数据点评:如何看待10月境外机构减持人民币债券?
10月托管数据, 哪些变化值得关注?
2024 年10 月,银行间与交易所债券托管总量同环比继续上升,债券托管量分别为150.92 万亿元、 20. 59 万亿元,总计171.51 万亿元。
分券种来看,10 月利率债供给有所减少,主要由于10 月地方债供给较9 月明显下降(9 月与10 月地方债托管增量分别为1.22 万亿元与0.67 万亿元),信用债供给依旧偏弱,金融债托管量有所回升;分机构来看,10 月银行与基金的配债力度环比有所下降,而保险机构与其他类型机构则“逆势”加仓,两类机构托管增量分别为1135 亿元与6997 亿元。
年内外资连续第二月减持人民币债券,如何理解?
首先,从托管量的变化程度来看,境外机构在9-10 月的单月减持规模为历史高位。9 月与10 月,境外机构托管量分别减少1318 亿元、1403 亿元(银行间与交易所市场合计),从历史上看单月减持规模是近年最高。
其次,外资买债通常与中美利差、汇率变动及风险偏好等因素有关。从中美利差的角度分析,10Y 国债的中美利差由今年4 月倒挂约240bp 减缓至9 月初倒挂约150bp,而9 月开始利差倒挂再次加深且较为迅速,当前约为230bp;从外汇掉期后的锁汇收益的角度来看,USDCNY1Y 在9 月下旬由约-2100pips 逐步提升至10 月中旬约-1800pips,此期间段外资购买人民币债券的锁汇后收益有所减少,或部分解释了其托管量下滑这一现象(配置量减少+部分债券到期)。从11 月数据来看,当前中美利差依然深度倒挂,但USDCNY 已经降至-2219pips(11 月18 日),从历史上看锁汇后收益对外资的配债行为影响相对更大,详见《如何看待汇率约束对利率的影响?》(发布时间:2024 年4 月9 日)与《外资,买债力度渐强》(发布时间:2024 年3 月7 日)。
最后,外资对人民币债券的边际定价权并不高。首先从期限上看,如我们此前报告所述,境外机构通常配置短端的国债、政金债以及同业存单,并不是中长债的主要参与者,而在当前资金面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中短端的确定性更高,需求端力度也明显更强(如大行持续增配1Y 以下及1-3Y 中短债)。
整体来看,11 月外资的托管量减少程度或有所改善,且其对于当前债市的边际影响并不算高。
风险提示
流动性风险,数据统计与提取产生的误差。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