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框架专题报告:智能化与高端化并进 构建全球竞争力
汽车零部件种类繁多, 早期零部件企业曾广泛受益于国内汽车产销量水平的提升,2018年以后随着国内零售市场趋于平稳,行业分化加大。
近年来电动智能化进程大幅提速、下游车企重新洗牌,客户结构成为短期内重要的参考指标, 如2019~2022年的特斯拉产业链、2023年的理想产业链、2024年的华为和小米产业链等;而从中长期维度, 技术迭代和消费升级趋势持续催生新的需求, 下游新能源整车企业的优势强化也将推动本土供应链在全球供应链中取得更加重要的市场地位。建议关注以下投资主线:
( 1) 智能驾驶:L2.9高阶智驾加速渗透,L3/L4产业化进程提速。目前20万以上中高端市场L2.9高阶智驾逐步普及, 今年以来端到端方案的集中应用进一步提升对极端场景的应对能力;10-20万元市场小鹏、华为ADS SE等低成本纯视觉方案或加速高阶智驾下沉。L3/L4方面,国内首批车企搭载TJP交通拥堵导航功能上车试点, 海外特斯拉正式发布无人车Cyber cab 探索robotaxi 商业模式, 产业化进程提速。智能驾驶的感知、决策、执行等各环节将持续受益, 相关细分赛道包括域控制器、线控底盘等。
( 2) 配置升级: 中高端市场扩容, 竞争格局重塑推动豪华配置下沉。随着增换购成为汽车消费主力, 中高端市场增速远超行业整体增速。
而从竞争格局来看, 特斯拉以及理想、蔚来、问界、小米等新势力品牌等相继打破德系豪华主导格局, 持续提升在中高端市场的份额。BBA车型多以舒适性配置见长, 新势力积极跟进相应配置并通过零部件的国产化降本、算法自研+硬件代工模式实现了向更低价格水平车型的下探, “ 冰箱彩电大沙发” 、魔毯悬架、投影大灯等相继进入放量阶段。相关细分赛道包括汽车座椅、车灯等。
( 3) 全球拓展: 跟随标杆企业, 从本土供应链培育到全球化扩张迈进。特斯拉作为全球范围内首个实现大规模量产的电动车品牌, 是多个领域技术标杆,2019年以来从上海工厂提升零部件国产化率, 到跟随特斯拉进行全球产能扩张,本土零部件供应链已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
今年以来, 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在更加完善的产能布局下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全球车企新定点持续突破, 客户群体更加多样化, 有望凭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发优势,在多个细分赛道逐步打破传统上由跨国Tier 1主导的行业竞争格局。相关细分赛道如轻量化、热管理等。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原材料价格及汇率波动的风险; 贸易环境变化的风险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