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专题报告:股债双牛如何开启?
【核心结论】
9 月一揽子增量政策密集出台以来,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市场关注后续股债跷跷板效应能否延续还是将转向股债双牛。复盘近十年三轮典型股债双牛时期的形成与发展,我们认为当前债券市场环境更接近于2014 年,区别在于本轮一揽子增量政策具备部委协调配合和政策前瞻指引的新特色。展望后续,短期内债市进入窄幅震荡的格局中,股债双牛或值得期待。
【报告亮点】
本报告从2014 年以来股债走势的关系出发,总结股债双牛格局的阶段特征与产生原因,通过对比今年与历史市场条件的异同,来展望今年年底以及后续债市可能方向。
【主要逻辑】
主要逻辑一、2014 年以来股债同涨发生7 次
1、多数持续时间不超过2 个季度。股债双牛出现在以下三种阶段形态当中:
一是震荡市中股债共振;二是行情拐点处;三是阶段性超跌反弹时;2、从形成原因来看,股债双牛往往伴随着资金面的宽松与预期的改善。
主要逻辑二、历史上典型的股债双牛时期
1、2014 年9 月-2015 年6 月:改革牛杠杆牛共振,基本面弱修复驱动债牛;2、2019年1月-2019年3月:基本面企稳预期上升,全球流动性修复;3、2021年3月-2021年9月:经济类滞涨,财政后置下狭义流动性宽松。
主要逻辑三、股债双牛时期特征总结
1、从基本面看,股债双牛常出现于经济企稳预期上升的基本面轮动时期;2、从货币政策看,股债双牛期间货币政策宽松,流动性充裕;此外,一般情况下股债双牛格局多出现于信贷增速企稳、见底上行阶段。
主要逻辑四、债市展望
1、在基本面弱修复,融资需求仍未恢复阶段,货币政策保持宽松;同时一揽子政策利好下经济“强预期”,股债双牛格局值得期待;2、债市中长期走势仍需观察基本面修复情况与货币等宏观政策支持力度。
风险提示:经济增长超预期,政策存在发生重大变化的可能;历史经验具有局限性,对当前借鉴意义有限。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