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窥2025:以确定性拥抱不确定性
美国大选结果尘埃落定,世界即将迎来特朗普2.0时代。与此同时,随着11月人大常委会闭幕,中国本轮一揽子增量政策也基本全部落地。在此背景之下,我们对2025年经济、政策和资本市场走势进行初步预判,旨在为跨年之际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提供一个基准指引。我们将在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发布2025年度策略展望。
以确定性拥抱不确定性。在外部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努力做好自身工作是更加有效的应对方式。“以我为主”将是2025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主线,我们对于宏观政策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抱有信心。其一,十四五收官之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有望维持,逆周期政策更加给力,尤其重视内需提振,促进物价合理回升。其二,更大力度兜底对于社会预期和结构转型造成拖累的重大风险,尤其是地方债务和房地产问题,让中国经济能够“轻装上阵”。其三,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通过制度设计,让居民、企业、地方政府等更多主体参与分享“新经济”的红利,资本市场将是一个重要抓手。
2025年可以期待更多内需的修复,尤其是消费和基建。首先,消费潜力的释放。一方面,“提振资本市场”和“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政策组合有助于居民财富效应的改善。另一方面,促消费和惠民生有机结合,以旧换新等消费鼓励政策有望扩围扩容,更大体量的特定人群收入补助也值得期待。
其次,基建投资依然是稳增长的重要支撑。一则,大规模化债缓解了地方财政面临的窘境,部分债务高风险地区“摘帽”后,配套融资和项目建设有望逐渐恢复。二则,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要求下,“两重”建设将加速推进。
主要政策工具判断:财政政策方面,预计2025年赤字率提升至3.5%;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2万亿元;发行1万亿元特别国债用于六大行核心一级资本;新增专项债额度4.5万亿元;广义赤字率有望回升至12.5%。货币政策方面,2025年继续实施较大幅度的降准,幅度约为100~150BP;央行公开市场净买入国债,规模或达到2万亿元以上;相机扶择实施降息,全年政策利率的累计降幅可能在20BP,引导5年期LPR下调40~60BP。
主要经济数据预测:中性情形下,预计2025年实际GDP增长4.8%。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1%,居民和社会集团消费均有所改善,服务零售额增速中枢更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制造业、基建、地产分别为9%、6.6%、-7.1%。出口方面,我们中性预计美国新一届政府的贸易政策发生在2025年三季度以后,抢出口和贸易摩擦影响整体对冲,预计全年出口增速为2.9%。乐观情形下,2025年如有更多供给端政策带动地产投资回暖,或者针对多孩家庭等特定人群的收入补助超预期推出,全年GDP增速有望达到5%。
悲观情形下,美国政府换届后马上推动关税政策,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和微观主体信心造成一定冲击,全年GDP增速约为4.4%。
投资启示:权益市场面临的环境大致如下:一是逆周期政策更加给力,货币财政协同发力,财政更加“主动作为”;二是需求缺口有所弥补,消费、基建增速趋势修复;三是资本市场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一环,依然处于有利的发展环境。据此,我们维持对于权益市场的乐观态度。虽然外部环境的变化扰动依然值得关注,但投资者更应该抓住“以为我主”的时间窗口。固定收益市场方面,广义财政发力对经济基本面形成一定支撑,但信用扩张依然面临需求约束,房地产“严控增量”的基调意味着政策更加关注价格企稳而非投资增长,国债供给增长压力由央行提供流动性工具对冲,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值伴随央行调降政策利率或进一步下移至2%附近,波动区间为1.8%~2.2%。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下行的风险;政策落实不及预期的风险;对政策理解不到位的风险;市场信心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外需走弱的风险;海外经济衰退的风险;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地缘政治突发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