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策略年度展望:供需优化 新质领航

王开/陈凯畅 2024-11-20 21:05:09
机构研报 2024-11-20 21:05:09 阅读 286

  供需再平衡是2025 年A 股大势和行业配置的主线,财政政策成为调节供需的“共同解”。美国大选落地后“再通胀交易”带来的美债利率高企,叠加财政蓄力待发下盈利改善前景下,继续看好A 股市场。历史上,财政宽松和美债利率高位阶段国内股市胜率有六成,二者权衡来看分子端盈利的潜在利好超过分母端估值的压力。聚焦供给端优化逻辑,供给优化和需求回暖下价格企稳回升和企业盈利改善强化。2021 年以来,实体企业的资本开支周期独立于宏观周期开始持续上行。在周期往复的过程中,需求呈现出周期性波动,内需复苏的路径和斜率存在不确定性,但供给随资本周期的扩张与收缩而变动,供给约束推动供需再平衡和企业盈利的复苏。

      长期视角下,大多数成长型的企业会演变为价值型的公司,供需格局视角下稳定的龙头企业占优。国际比较经验显示,赶超型经济体在步入被赶超阶段时,需求的扩张更多在服务业,供给出现优化的行业往往能持续跑赢,成长型(高盈利+拔估值)公司大体会演变为价值型(稳盈利+高分红)公司。按照资本周期的经验规律来看,除了少数科技型企业能走出开支和盈利双向提振,经历二次成长实现“浴火重生”外,大多数成长型企业最终走向了依靠股息率和龙头格局的价值型路线。

      资本周期+中期视角下,关注供需前景优化提供的细分行业线索:有色(工业金属、贵金属)、电子(半导体、消费电子、元件)、汽车、机械(通用设备、自动化设备)略占优,电力设备(风电、光伏)或迎底部拐点。1)3Q24 资本周期框架指向金属新材料、工业金属、贵金属、工程机械、黑色家电、家居用品、调味品、饲料、元件、消费电子、IT 服务、通信服务、航运港口等细分领域; 2)供给处于长期低位且当前仍在出清:消费电子、养殖业、物流、通用设备、燃气、光伏设备、风电设备、林业等;3)供给收缩且需求边际改善的行业包括上游贵金属、工业金属;中游乘用车、通用设备、自动化设备;TMT 中的半导体、消费电子、其他电子;消费领域动保、黑电、调味品、养殖、中药;支持性行业中的电力;4)贸易前景+内需景气:有色金属、汽车(低RCA+高ROE+供需)外部抵御风险能力强,电力设备&TMT(低ROE、高RCA)关注产业产业政策催化与第二增长曲线演进;5)化债+资本周期融洽度视角下关注大金融、供需+现金流视角关注电力底仓配置机遇。

      供需+经济发展阶段的双重主线指引,关注大盘蓝筹+科技创新+兼并重组。

      在国内主线下,供需格局再平衡有利于大盘蓝筹的发展。新型政策工具推进发力,SFISF、回购增持再贷款的具体条款更利好大盘蓝筹和泛红利属性,参考海外现金奶牛策略长期优秀的持股体验,核心宽基现金流指数成分同样有望受益于政策主线。结合当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国内科技板块或持续受益。供给侧优化,“并购重组”主题的不断演进,对市场风格或将聚焦于困境反转和并购重组。市值管理启新章,关注核心宽基、双创领域深度破净成分股,自下而上看,深度破净央企集中在建筑装饰、钢铁、银行业。

      风险提示:(1)特朗普胜选后的对外政策;(2)地缘政治局势再度紧张;(3)美国再通胀引发全球利率上调;(4)欧洲对外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