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追踪(五):海内外产业催化不断 关注华为链0-1阶段投资机遇
行业近况
近期人形机器人行业海内外催化密集,市场关注度高。
评论
国内:巨头入局牵引行业,国产人形机器人进展加速。1)华为:11 月15日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宣布正式运营,现场与16 家企业签约合作备忘录,包括兆威机电/禾川机器人/拓斯达/埃夫特/中坚科技/乐聚/大族机器人等。2)宁德时代:11 月15 日据36 氪报道,宁德时代未来能源研究院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研发多款机器人,为投入工厂应用准备;同时宁德时代内部的21C创新实验室已成立20 人左右团队自研机械臂。3)长安汽车:11 月15 日在广州车展宣布,规划2026 年/2027 年前推出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产品,规划5 年内投入500 亿元+。
海外:头部企业量产在即,多方巨头持续布局。1)特斯拉:11 月19 日官网发售1:10 比例的Optimus可动模型,售价40 美元,结构上有20+可动关节,配套迷你充电座模型。2)英伟达:11 月14 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英伟达计划于1H25 推出面向人形机器人的Jetson Thor计算机。3)Figure:
11 月20 日发布视频,Figure02 机器人在宝马工厂中执行零部件分类工作,较此前的速度提升4 倍、可靠性提升7 倍,每天完成1000 次投放工作。4)Agility:11 月14 日在全球技术会议网络峰会宣布获得舍弗勒投资,双方签署合作协议,舍弗勒计划从Agility购买人形机器人用于其全球工厂网络。
特斯拉逐步进入量产落地预期,建议关注华为链0-1 阶段投资机遇。伴随华为入局人形机器人产业,我们认为市场形成国内华为、海外特斯拉两条投资主线,特斯拉目前进入量产落地预期中,我们提示关注年底方案冻结及发包有望带来供应商范围收敛聚焦;而华为则处于0-1 阶段,我们提示关注新投资机遇。1)类比华为布局整车行业,其主要参与电动智能零部件/产品定义/渠道营销等环节,硬件采用合作代工模式以降低固定资产投入,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也有望效仿,对应此前合作的整车企业及已签署合作协议的机器人整机企业均有望进入,此前华为链及对应技术路线标的均有映射机会;2)类比2023 年特斯拉机器人,市场关注度高、量产时点距离远、以事件催化为主,我们提示关注产品发布更新、送样交流、国内外大型展会等关键节点。
估值与建议
建议关注:1)车企:赛力斯,及其他具身智能初创企业;2)已签署合作协议的华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兆威机电、禾川科技、拓斯达(均为机械组覆盖);3)华为汽车及其他相关产业链标的。
风险
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量产进展不及预期。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