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专题:布局地方债 正当时
当前而言,置换专项债供给在即,对地方债估值影响怎么看,目前是否到了参与配置的时间点?本文聚焦于此。
一级发行定价,有何影响?历史上看,地方债与同期限国债的平均发行利差,总体经历了先走阔后压缩的趋势。2018 年8 月以来,地方债发行利率开始在国债基础上固定加点,且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下加点逐步压缩,市场化定价水平不断提升。但区域分化也愈发明显,背后总体反映的便是区域和项目之间的差异性。
从近期数据看,2024 年9-10 月地方债发行利差均值为6BP,整体延续压降趋势,处于历史低位水平,但与8 月低点水平相比,当前已有所抬升;若对比回顾2023 年10-11 月,彼时发行利差均值一度升至近25BP,较当年8 月利差水平大幅走阔12BP,主要是受到当时特殊再融资债放量和国债增发的影响,供需结构变化之下地方债发行利差阶段性走阔。
二级市场定价,有何影响?总体看,近年来地方债收益率趋势性下行,当前收益率及利差均已降至历史低位水平。对比国债来看,二者收益率走势基本一致,2018 年以来,在一级发行利差压缩背景下,二级市场收益率利差也在趋势性收窄。11 月来看,10 年期地方债和国债收益率利差的月度均值为17BP,处于2018年以来10.9%的偏低分位;但若对比2022 年以来,当前利差处于26.4%;对比2023 年以来,当前利差处于41%分位。总体来看,二者利差仍有一定压缩空间。
但仍有阶段性走阔的阶段,原因主要有两方面:(1)相较于国债,地方债票息较高而流动性偏弱,不同行情中市场需求存在差异,致使二者利差走势也相应有所不同;(2)地方债供给放量,推动二者利差走阔。从供给影响来看,2022 年以来,地方债供给对二级市场利差影响有所减弱,但在地方债供给显著放量时,地方债价格仍会受到较为明显的冲击。例如,2023 年四季度特殊再融资债放量,10-11 月累计发行规模超过1.3 万亿元,其中10 月单月发行量超1 万亿元,期限以5-10Y 为主,叠加国债增发对于流动性和地方债需求的挤占,二者利差在这一期间显著走阔。具体看这一阶段的调整幅度和分位数变化:供给放量前后,各期限地方债与国债利差走阔幅度在10-20BP,尤其是5-10Y 期限的供给更多,利差走阔幅度也更大,走阔14-20BP;从分位数变化来看,供给放量前,利差均处于2022 年以来的50%分位以下水平,供给放量后利差均升至90%以上分位。
当前地方债投资机会怎么看?当前2 万亿元的置换债供给即将落地,由此来看单月发行量预计至少在1 万亿元以上,将对地方债估值形成一定扰动。从当前情况看,9 月以来地方债利差已有所抬升,当中一方面来自于9 月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下市场的调整,另一方面或也反映市场对于供给放量的预期与提前定价。
9 月以来,各期限地方债与国债利差已普遍走阔5-10BP,而与2023 年相比,仍有5-10BP 的走阔空间,若进一步考虑到今年置换专项债供给期限或将以超长期限品种为主,超长期限品种仍有继续走阔的空间。从可配置参与的时点来看,若参考2023 年调整后的分位数,当利差抬升至2022 年以来的90%以上时,或可考虑逐步参与配置。
分区域来看,对比当前与8 月末的低点,多数地区地方债与国债利差已明显抬升,但地区间分化较为明显。10Y 期限来看,走阔幅度为5-10BP,估值反应相对充分;但30Y 期限来看,多数地区30Y 地方债与国债利差抬升幅度为5-8BP,或仍有继续走阔的空间,等待供给落地后再进一步考虑参与配置。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数据统计偏差风险;信息滞后或不全面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