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指数债基系列专题二:如何轮动投资债券ETF:ERP极值法和超额收益
本报告导读:
我们在上篇系列专题《债券ETF:现状与投资价值》中阐述了资本新规下,透明度较高的债券ETF 正迎来更广泛的配置需求。在本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ERP极值轮动策略,在纯债组合的基础上加入可转债 ETF并有效增厚组合收益。
投资要点:
延续纯债组合 的配置,组合波动与回撤表现好于中长债基。我们选取了四只目前已发行的纯债ETF,并构建了一个与中长债基整体久期相匹配的纯债ETF 组合,同时为了尽可能避免期限摆布对于组合的影响与偏离,我们选择在各调仓期中,在给定组合久期的情况下,选择适中的目标YTM 与组合凸性。最终结果显示,自18 年以来至24 年11 月,组合实现年化收益率3.56%,年化波动率0.75%,最大回撤率-1.03%,最大修复期160 个交易日,回撤表现好于中长债基。
客观世界向资产价格传导的路径中仍需考虑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当涉及到不同周期下的跨资产配置问题,我们通常会站在分子端,即宏观视角去探寻宏观经济周期与资产价格轮动的关系,诸如我们尝试划分信用周期、库存周期等等,并将其与股、债、商品等价格关联,进而试图对未来资产的表现做出预判。然而从客观世界向资产价格传导的路径中,我们无法绕过分母端的影响,诸如投资者行为与风险偏好等。
ERP 极值区间有助于股债资产比价拐点的判断。当我们在做大级别拐点的判断时,借助滚动风险溢价分位数水平这一“直观因素”,往往能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尤其当我们需要对股债资产比价的拐点做出预判时,ERP 极值分位区间能提供一定有价值的信息,因为当其演绎到极值水平时,相应资产的赔率与胜率往往更接近“击球区”,配置价值凸显。
轮动策略可有效增厚组合收益。我们尝试在前文所拟合的纯债ETF的基础上,加入一部分的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从而在权益市场表现良好的时期获取更高的向上弹性。在纯债ETF 组合中的内部配置,我们依旧延续前文的比例,并且在每半年的两次再平衡期间维持不变。于此同时,我们根据ERP 分位数水平的变化高频调整纯债组合与转债ETF 的配置比例。通过ERP 极值轮动策略,我们将2018 年以来的组合年化收益率提升至5.19%,年化波动率2.44%,夏普比率达1.51。相较不使用转债下的纯债组合,收益有了大幅提升。于此同时,其年化收益水平及夏普比率也高于同期混合一级债基的4.17%/1.46,组合收益增厚明显。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超预期、过去的业绩不代表未来的表现。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