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2025年投资策略报告:存量重估 增量可期 聚焦建筑央国企和新质基建
核心观点:9 月底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其后增量政策频出,围绕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提振资本市场和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四大主题展开,12 万亿财政化债政策有助于行业资产重估,解放地方发展动能,提升行业需求;“新国九条”指引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将有助于行业央国企价值重估,估值向净资产回归。和传统基建相比,低空经济及车路云、核电与新能源、半导体基建等新质基建方向投资饱和度更低,需求更旺,我们建议关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与并购重组两大方向,聚焦建筑央国企和新质基建的投资机会。
摘要
逆周期调节力度显著增强,增量政策频出。9 月26 日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努力提振资本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宏观政策力度加强将有效促使行业基本面改善,1-10 月基建投资增速达9.35%,狭义基建增速也在9月企稳回升。11 月一系列财政化债政策出台,总化债规模达12 万亿,是近年来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政策,建筑行业资产负债表和未来需求均有望修复。
新国九条推动上市公司价值回归,促进估值提升。资本市场方面在“新国九条”指引下监管趋严,加强上市和退市监管,,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明显。证监会也在11 月正式发布市值管理指引,针对长期破净公司和主要指数成分股做了专门要求,行业央国企也有望通过市值管理工具实现估值向净资产回归。
并购重组助力行业转型升级,看好新质基建为未来发展方向。“并购六条”明确支持合理的跨行业并购,建筑行业公司主要聚焦传统主业,上下游延申的新质生产力行业较少,跨行业并购可以实现公司快速转型;对于央国企而言,并购重组既可以加强产业整合,也可以在产业链上实现补链强链。与传统基建相比,核电、新能源、低空经济及车路云、半导体基建等新质基建投资饱和度更低,下游需求更旺盛。
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关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与并购重组两大方向。9 月24 日以来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转向更为积极的方向,资本市场方面在“新国九条”指引下监管趋严,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明显,证监会也在11月正式发布市值管理指引。我们建议关注两大投资方向:1)同时受益于财政货币逆周期政策加强和新国九条带来的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的建筑央国企板块,建议关注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化学、中国中冶、中国核建、中国能建、中材国际、中国电建、上海建工等公司;2)可能受益于新质基建建设和并购重组的公司,建议关注隧道股份、深城交、苏交科、设计总院、鸿路钢构、上海港湾、东华科技、太极实业、亚翔集成等。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