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简评报告:永安行拟收购联适技术65%股权 建议关注并购重组主线

张玉龙/邱季 2024-11-22 08:26:18
机构研报 2024-11-22 08:26:18 阅读

  核心观点

      永安行拟收购联适技术65%股权,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永安行主营基于物联网和数据云技术的共享出行系统,2020 年以来整体经营情况呈下滑趋势,由盈转亏。联适技术曾于2023 年申请于科创板上市,2024 年7 月撤回IPO 申请。公司为智慧农业提供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产品为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智能作业控制系统、定位终端及配件等。公司在国内较早推出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电动方向盘自动驾驶系统产品,是国内截至目前唯一一家农机无人驾驶系统产品通过推广鉴定的企业,在国内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市场份额常年领先。9 月24 日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以来,资本市场各类并购重组行为活跃度显著提升,我们建议关注并购重组对于上市公司提质发展的重要作用。

      信息或事件:

      11 月20 日,永安行(603776.SH)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5%的股权,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构成重组上市,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同时亦构成关联交易。

      简评:

      永安行于2017 年8 月17 日于上证主板上市,公司目前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孙继胜。公司主营基于物联网和数据云技术的共享出行系统,同时依托永安行平台通过永安行APP 向消费者提供共享出行服务、智慧生活服务以及分布式氢能数据平台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公共自行车系统、共享电动车系统、共享氢能自行车系统等共享出行平台服务,制充氢一体机、氢能自行车、燃料电池等氢能产品以及酒店智能门锁系统等。

      2020 年以来公司整体经营情况呈下滑趋势,由盈转亏。2020-2023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73 亿元、8.73 亿元、6.78 亿元、5.45 亿元,分别同比变动-6.69%、+0.04%、-22.40%、19.5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5 亿元、0.44亿元、-0.68 亿元、-1.27 亿元,由盈利转为亏损。2024 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74 亿元,同比下降8.74%;归母净利润-0.30 亿元。

      公司拟收购标的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适技术”)曾于2023 年申请于科创板上市,2024年7 月撤回IPO 申请。根据联适技术招股书,公司2015 年设立于上海,实际控制人为马飞和徐纪洋,主营农机装备智能化和农业科技相关技术研发,为智慧农业提供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智能作业控制系统、定位终端及配件等农机装备智能化产品和智慧农场解决方案。

      联适技术作为国内较早推出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电动方向盘自动驾驶系统产品的企业,是国内截至目前唯一一家农机无人驾驶系统产品通过推广鉴定的企业,并广泛布局智能作业控制系统,覆盖农业生产耕、种、管、收全程作业环节。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参与无人化农场(智慧农场)建设,项目实施案例较多,包括参与北大荒农垦集团二道河农场建设首个黑龙江省超千亩的智慧农场项目、参与建三江农场建设全球首个超万亩的无人化农场等代表性项目。根据公司招股书信息显示,以购置补贴数量计,公司在国内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市场份额常年领先,在2018-2022 年间共四次排名当年市场份额第一,是期间唯一一家各年均排名前三也是累计排名第一的企业。2021-2022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20 亿元、3.15 亿元,同比增长28.16%、42.9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3 亿元、0.53 亿元,分别同比变动-19.75%、+131.77%。

      我们建议关注并购重组对于上市公司提质发展的重要作用。9 月24 日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提出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提高监管包容度、提升重组市场交易效率、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依法加强监管六大方面内容。受此带动,资本市场各类并购重组行为活跃度显著提升,深圳、四川、江西、上海等多地发布相继发布并购重组支持政策。11 月19 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第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已有260 多家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事项,新兴产业成为并购重点领域。

      风险分析

      1、政策变动风险。当前并购重组政策积极,“并购六条”以及交易所和各地方政府跟进政策对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带来明显促进。我们预计国家将持续出台法规和政策以规范指导并购重组的健康发展,未来相关政策的变动调整或会对市场并购重组带来影响,或有降温风险。

      2、并购重组失败的风险。若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存在尽职调查不充分、估值不合理、谈判策略失误等,均可能带来并购失败的风险,导致资源浪费,引发法律纠纷,损害企业声誉,股价波动,投资者信心丧失等负面情况。长远看可能使企业错失市场机遇,削弱竞争力。

      3、企业合并后无法实现协同效应的风险。若完成并购重组后的企业双方在资源整合、业务对接、文化融合等方面存在障碍,或管理团队未能有效协调与沟通,可能导致预期的协同效应难以实现。这不仅会浪费合并初期的投入资源,还会带来运营效率降低,市场份额下降和财务状况恶化等风险,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