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行业月报:10月单月基建投资提速 建筑板块有望受益于化债政策落地
投资要点:
下游及前瞻指标——单月狭义基建投资增速提升,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制造业保持较高增长,建筑业PMI 下降但前瞻指标上行。2024 年1-10 月,固定资产投资同增3.4%,与1-9 月增速持平;广义基建投资同增9.4%,较1-9 月增速上升0.1pct;狭义基建投资(即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增4.3%,较1-9 月增速上升0.2pct,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速提升较多(+0.3pct)。单月来看,24 年10 月广义基建投资增速环比下降7.48pct 至10.0%;狭义基建投资增速环比上升3.57pct 至5.8%,为24 年4月以来增速最高值。1-10 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降10.3%,较1-9 月降幅扩大0.2pct。1-10 月制造业投资同增9.3%,较1-9 月增速提升0.1pct。10 月建筑业PMI 环比下降0.3pct 至50.4%,但新订单、业务预期活动指数等分项指标均环比走高。
资金面跟踪——10 月专项债基本发行完毕,建筑企业有望受益于化债政策落地,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最近七周连续改善。专项债方面,24 年1-10 月地方政府发行新增专项债总额38964.76 亿元,约占2024 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的99.91%,分别赶超2022、2023 年进度4.22、3.41pct。2024 年以来(截至11/15)专项债资金投向领域中排名前三分别为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铁路,分别占比32.96%、8.39%、7.68%,基建领域仍是主要发力点。11 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10 万亿化债方案,我们认为此次化债政策下,建筑板块将率先收益:1)地方政府有望加速对建筑企业各项欠款的偿付,从而改善建筑企业现金流情况、促进应收款项清收,推动资产负债表修复;2)化债落地将原本受限的资源、政策空间腾出来,且财政部提出明年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因此我们预计未来基建投资有望得到更大力度支持。资金到位率方面,月度看,10 月末国内样本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环比上升1.79pct 至64.29%。周度看,截至2024/11/12,国内建筑工地资金到位率周环比上升0.38pct 至64.90%,为连续第七周改善。
订单跟踪——建筑央企新签订单增速放缓,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增速高位提升。
2024 前三季度八大建筑央企新签订单合计同比增速为-2.45%,较24H1 增速下降2.55pct,仍高于建筑业整体新签订单增速(-4.74%)。2024 年1-9 月份,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同增22.1%,较1-8 月上升1.0pct,高位提升;对外承包工程完成额同增0.8%,较1-8 月下降4.2pct;其中,建筑央企海外订单高增但增速下降,Q1-3 中国建筑、中国中冶、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工国际的海外累计新签订单分别同增88.30%、85.20%、24.66%、15.42%、10.08%,较24H1 增速环比-17.10、-7.30、-14.22、-0.53、-12.26pct,增速均放缓。
上游——石油沥青装置、纯碱开工率环比上行,水泥磨机运转率环比回落。2024年10 月,国内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月均值为28.73%,较9 月开工率25.98%环比上升2.75pct;纯碱开工率月均值为86.95%,较9 月开工率77.81%环比上升9.14pct;水泥磨机运转率月均值为42.49%,较9 月运转率43.06%环比下降0.58pct。
投资建议。9 月底以来行业回暖政策密集出台,同时地方政府专项债9 月下旬开始加快发行,目前已基本发行完毕。行业政策发力叠加资金面改善,以及化债预期逐步落地,建筑行业充分受益。建议关注:1)破净央企,中国电建、中国建筑、中国化学、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能建、中国中冶等八大建筑央企;2)出海+高股息标的,中材国际、北方国际、中钢国际等;3)低空经济相关标的,深城交、华设集团、设计总院、苏交科等。
风险提示。投资增速加速下行,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